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14 18:06:30
每經記者 賀娟娟 每經編輯 張靜
上周,“光伏茅”隆基股份重回“市值增長最多”位置,并迎來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聯手增持,其中,主力資金買入1.19億元,居區域首位。
而連續數周受資本青睞,上周又獲1.9億元融資的中航西飛,卻 “市值縮水最多”。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國際醫學12月9日迎來178家機構調研,包括QFII、保險公司、基金公司、海外機構、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等。主要對國際醫學最新業績表現、輔助生殖與醫美項目進展情況、與妙佑醫療合作事宜、以及國際醫學所處政策環境等做以了解。
個股漲跌幅方面,陜西金葉再度領漲,一周漲幅11.92%。或受近期半導體板塊走低影響,派瑞股份上周跌11.57%,陜股中跌幅最大。
具體來看本期巷觀陜股。
截至2021年12月12日,陜西共有A股上市公司65家,板塊總市值為15554.29億元,較前一周減少86.85億元, 縮水0.56%(加權平均)。
12月第2周(2021年12月6日-12日),陜股中,隆基股份市值增長最多;中航西飛市值縮水最多;漲幅最大的是陜西金葉,上漲幅度為11.92%;跌幅最大的是派瑞股份。此外,隆基股份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
在短期回調后,上周,“光伏茅”隆基股份終于重回陜西板塊市值增長的頂部位置,增長247.37億元。同時迎來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的聯手增持,且增持力度較大。
其中,主力資金方面,隆基股份以1.19億元的凈買入額居區域首位;融資資金1.27億元,居區域第三;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13個百分比,增持比例同樣居區域第三。
此前隆基、中環前后腳宣布硅片降價,一度引起業界擔憂——光伏行業是否迎來拐點。但從長期來看,“雙碳”背景下的光伏賽道依然有著高景氣度。
國金證券認為,本輪由硅片龍頭開啟的降價,可謂是產業和資本市場都期待已久的“供需關系新平衡、產業邏輯再順暢”的起點。
從全國來看,12月第2周陜西板塊總市值全國排名第14位。相比第13名河南,少了38.97億元。從區域來看,陜西板塊總市值西北排名第1。(省區市排名未統計中國香港、澳門、臺灣)
記者發現,陜西65家上市公司,以市值計算,行業主要集中在電氣設備、國防軍工、采掘。
據統計,與河南相比,陜西上市公司總數比河南少31家;千億市值公司數量與河南持平;科創板公司數量比河南多3家;今年新上市公司數量比河南少3家。
陜西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地級行政區)是西安(47家),其次是寶雞(5家)、咸陽(5家)、延安(2家)、渭南(2家)。
12月第2周,陜西沒有新增A股上市公司,從IPO情況來看,陜西沒有新增申報的公司,沒有新增過會企業。
先看融資資金,12月第2周,陜西板塊融資凈買入總額為3.07億元。融資凈買入最多的陜股是中航西飛,金額是1.90億元。其次是航發動力(1.32億元)和隆基股份(1.27億元)。
中航西飛近期頗受資本青睞,11月以來,連續被主力資金買入,并穩居區域凈買入額排行榜前三。上周,獲得融資資金、北向資金聯手增持,其中,1.9億元融資額又居區域榜首。
不過,在受資本青睞的同時,上周中航西飛市值卻蒸發近百億元。消息面上,沒有明顯利空信息,12月8日還收到了財信證券的“推薦”評級,推薦理由包括,預計關聯交易金額進一步提升,公司業績有望持續增長;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實施背景下,公司股權激勵計劃或在明年撥云見日。風險提示則為,生產交付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疫情反復。
機構調研方面, 據Wind統計,12月第2周,有3家陜西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其中,178家機構到訪國際醫學,11家機構到訪盤龍藥業,1家機構到訪金鉬股份。
12月10日,國際醫學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1年12月9日接受178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QFII、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機構、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機構主要關注的是,國際醫學最新業績表現、輔助生殖與醫美項目進展情況、與妙佑醫療合作事宜、以及國際醫學所處政策環境等。
根據公告,國際醫學旗下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和西安高新醫院與全球著名醫療機構——美國妙佑醫療國際(Mayo Clinic)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成為中國第二、三家妙佑醫療聯盟成員醫院。而妙佑醫療國際就是享譽全球的梅奧診所,梅奧診所已經有150年的歷史,憑借其出色的前沿科學研究、豐富的患者診療經驗和細致入微的服務,連續六年摘得“全美醫院綜合實力第一”的桂冠。
國際醫學表示,正式加入妙佑醫療聯盟既標志著國際醫學中心和高新醫院的醫療質量和醫院管理水平已經接軌世界一流醫療服務體系,也將在提升醫院綜合實力、醫療服務標準、品牌行業影響力、醫療服務國際化水平等方面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醫學還被主力資金看好,上周凈買入額7929.60萬元,居區域第二位。
再看北向資金,12月第2周,三人行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19個百分點,陜西煤業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18個百分點,隆基股份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13個百分點。
主力資金方面,12月第2周,隆基股份凈買入額居首位,為1.19億元,其次是國際醫學(7929.60萬元)和陜西煤業(5700.23萬元)。
隆基股份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國際醫學、盤龍藥業均被主力資金看好。
截至12月12日,陜西板塊市值最大的是隆基股份,市值最小的是博通股份。上周市值增長最多的是隆基股份,增長247.37億元;市值縮水最多的是中航西飛,縮水98.84億元。
相比前一周,北元集團名次前進1位,從第10名上升至第9名;中國西電名次下降1位,從第9名下降至第10名。
大宗交易方面,觀察期內,陜西板塊有保力新出現大宗交易,金額為67.84萬元。
漲跌幅方面,截至2021年12月12日,陜西板塊市值與前一周相比,區間漲幅為-0.26%(加權平均值),漲幅排名全國第26位。
從漲跌幅來看,上周漲幅最大的陜西公司是陜西金葉,上漲幅度為11.92%。跌幅最大的是派瑞股份,下跌幅度為11.57%。此番領跌,或是受半導體板塊近期走低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