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16 16:05:00
◎截至2021年9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下稱“中歐”)在全球各地擁有26123位校友,分布在90個國家和地區。中歐校友掌舵的滬/深/港/紐交所/納斯達克五大交易所上市企業2020年營收總值達7.3萬億元,超過當年全球第9大經濟體加拿大的GDP(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
每經記者|夏冰 每經編輯|文多
一所商學院的成功在于校友的成功,一所商學院的影響力也在于校友的影響力。
截至2021年9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下稱“中歐”)在全球各地擁有26123位校友,分布在90個國家和地區。有423位中歐校友在滬/深/港/美股上市企業中擔任創始人、董事長或總裁(2021年),有14位中歐校友在《財富》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中擔任董事長或總裁。
為了多方位、客觀地評估中歐校友在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以及相關方面的影響力和貢獻度,中歐近期發起了“中歐校友影響力調查”,來自超過20個行業的2252位中外校友參與調研,受訪校友中以從事制造業、金融業及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校友占比最高,民營企業校友占比超過60%。最終,本次調研共提交393444條數據,呈現了中歐校友在商業引領、創業超越、企業向善、人生幸福四個維度多方面的數據分析。
在11月13日舉辦的“2021首屆中歐校友公益年會”期間,《2021中歐校友企業影響力報告》正式對外發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市場營銷學副教授向屹對報告進行了介紹和解讀。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報告顯示,中歐校友掌舵的滬/深/港/紐交所/納斯達克五大交易所上市企業2020年營收總值達7.3萬億元,超過當年全球第9大經濟體加拿大的GDP(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
向屹介紹,參與本次調查的校友中,將近51%為企業創始人/負責人,超過80%身處大型企業,有1/3所在企業為行業前三甲。
從營收規模、員工增長情況和對外投資情況來看,中歐校友所在的企業大多處于穩健或積極擴張階段,2020年擔任企業創始人/負責人的校友所掌控的企業平均營收為82億元。
從研發支出占公司年收入比例來看,中歐校友創業公司至少會將1%的收入用于研發。而目前在A股上市企業中,房地產、交通運輸、銀行、商業貿易等行業的研發強度普遍低于1%。以中位數水平來看,中歐校友創業公司研發強度超過8%,接近A股最重視研發的計算機行業9.05%的水平。此外,5%的校友所在企業專利數量超過1000個。
報告還指出,58%的校友所在企業為民營企業,17%的校友所在企業總部位于海外。
“我們格外地關注中歐校友企業的經濟影響力,以及個人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如何呈現自己的思考力、領導力和行動力,以及這些管理思想如何引領所在企業走上卓越發展之路。報告也很明確地顯示出中歐校友整體傾向于思考企業的中長期戰略,格外認可領導力對于管理者的價值,傾向于在公司內部提出戰略定位的改革。”向屹說。
創業者是中歐校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也成為他們畢業后的重要職業選擇方向之一。
在參與本次調研的校友中,自主或參與創業的校友比例達到40%;很多校友還具備連續創業能力,人均創立過2.72家公司,有10%的校友創立過5家以上公司。中歐校友創立的公司平均雇傭員工921人,49%獲得過外部融資,接近6%已經上市。
在企業向善方面,中歐是國內最早將商業倫理列為必修課程、并提出“引領責任教育”的商學院.在對社會責任的理解和實踐方面,調研結果顯示,超過一半校友在各級人大、政協任職或擔任各類社會職務,參與慈善公益活動的比例也高達84%。平均每年會投入11天進行社會活動;前5%的校友,年均貢獻時間超過20天。
在環保方面,中歐校友所在企業的環保相關費用占年營收比例平均為7%,可以參照的數據是,發達國家環境治理高峰期,環保相關投資額占GDP比例約為2.5%。另據顯示,中歐校友企業在社會責任7個維度(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公司經營管理、產品質量與創新、員工責任、多元化與機會平等、環境責任、社會貢獻與責任)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不可否認的是,財富增長是幸福感的來源之一。調查顯示,擔任企業創始人/負責人的中歐校友畢業五年內,往往能夠更好地實現個人收入(增長66%)和家庭資產(增長73%)的提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