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09 20:56:31
每經記者 孫嘉夏 每經實習記者 程雅 每經編輯 陳俊杰
第四屆進博會期間,BEL集團新興地區高級副總裁高邦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
高邦介紹,疫情之后,通過電商平臺和推廣平臺,BEL集團的線上銷售也取得了快速增長,近一半的銷售來自于線上。高邦表示,中國是一個電商化非常快的市場,BEL集團也在緊跟潮流。“我自己也會在平臺上買菜,這也是受益于線上轉型的大趨勢。”高邦說。
高邦介紹,對他而言,參加進博會不僅是工作,同時也很享受這個過程。在進博會期間,可以看到其他乳制品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它們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合作伙伴,一起在乳制品、食品行業中去拓寬市場。例如,像芝士這種細分品類,占奶制品的比例不到1%,這就需要大家共同去拓寬這個領域。
另外,高邦還表示,進博會有利于企業和終端客戶建立緊密的聯系,進博會期間有很多的經銷商和分銷商參會,團隊也能和他們取得很好的溝通,也能夠明白如今的流行趨勢以及消費者的消費傾向、消費需求。同時,通過進博會,BEL集團也能更好地與行業內的規則制定者、權威機構建立聯系,有機會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進而更多地了解行業規則。
作為一家食品企業,在研發過程中,如何平衡好吃與健康之間的關系?高邦稱,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一個產品如果只是好吃而與健康沒有聯系的話,那它同樣不是一個好產品。因此,BEL集團在研發過程中會優先考慮產品是健康的,然后做到盡量好吃。
在產品制造流程中,高邦希望,可以回到一個更純真、自然的牧場模式,鼓勵農場主自然放牧,讓牛擁有活動的空間和動力。同時,BEL集團在生產線上也減少了很多水的消耗,并踐行盡量無中間廢料的生產方式,保持生產中的副產品、余料能夠再利用。此外,在產品的包裝上也都盡量采用一些可降解可回收的符合環保標準的材料。
另外,國內的乳制品市場還有哪些待開拓的領域?還有哪些消費者潛力可以挖掘?
高邦認為,消費者的需求和可能性是無限的,目前市場只是被品牌方和制造商的創造力所局限。
高邦以BEL集團的奶酪舉例,他介紹,奶酪只是牛奶的濃縮產品,但奶酪的口味可以進行調配,來符合市場的需求,從而成為適合全年齡段人群的產品。而公司推出的檸檬口味的奶酪,正是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
對于未來在中國的發展,BEL集團也會和全球戰略保持同步,著重發展三個方面:首先需要維持自身在奶酪方面的優勢,其次加強果制品的輸出,最后著重研發植物基的一些零食。
但是,國內也有很多奶酪品牌,BEL集團要如何開拓出自己的市場?
高邦稱,目前中國市場有三大產品品類,分別是奶酪棒、奶酪片和奶酪碎。所以BEL集團在進駐中國市場時規避了這三種品類的產品,給消費者提供不同的選擇。其實,如果想要和市面上的產品一樣是非常簡單的,但BEL集團希望保持自己的品牌調性,擁有自己的產品。
“我們不從眾,但我們一定在下一個終點等待著消費者。”高邦說道。
附:
本屆進博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壹沓科技出品了《進博會快訊》,從頭條資訊、品牌指數、話題熱榜、直播進博到熱點速遞,多維度展現本屆進博會盛況,更多現場資訊,請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寫的報道。
歡迎通過《進博會快訊》(點擊直達)實時關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4300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