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08 09:33:18
每經記者|裴健如 每經編輯|孫磊
“我們店里早就不賣中華車了,您要是想做維修保養還能做。”日前,北京地區華晨中華一家4S店銷售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說。根據華晨中華官網信息,這是北京地區目前僅存的兩家經銷商之一。而在北京地區另外一家華晨中華4S店,記者也獲得了相似的信息。
作為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旗下自主品牌,華晨中華車型終端銷售的停滯,僅是華晨集團走向破產重整帶來的“后遺癥”之一,更多的影響仍在發酵。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當前華晨集團正在著手進行職工安置問題,目標正是華晨中華相關員工,涉及人數近3000人,且已經下發了《告知書》。
“從下發告知書到10月25日是讓員工自愿簽署協議解除勞動合同,10月26日開始就是經濟性裁員了。雖說是自愿,但已經暫停了員工下個月的社保,大部分員工沒有辦法都選擇簽協議了。”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一位接近華晨集團的人士也向記者透露:“華晨雷諾(即華晨雷諾金杯汽車有限公司)那邊也馬上要進行員工的優化,現在全員放假,只留了部分值班人員。”
針對上述消息,記者分別向華晨集團相關負責人和雷諾中國相關負責人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不過,有消息人士向記者表示,華晨中華方面的員工安置處理已經基本進入尾聲,大部分員工都已簽完離職協議。
職工安置涉及近3000人,經濟補償需等待11個月
“工廠里大部分都是中華的老員工,干了十幾二十幾年的大有人在,現在突然下發通知,很多人措手不及。而且是先暫停了下個月的社保,再簽協議,員工們多數都沒有準備。”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根據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記者提供的《告知書》,華晨集團方面表示,“目前企業生產經營處于停滯狀態,已無法提供工作崗位且無力負擔職工薪酬。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重整企業將通過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經濟性裁員、合同終止等多種渠道依法安置職工。”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值得注意的是,《告知書》顯示,上述職工安置范圍包括重整企業所有在冊職工、離退休人員。其中,所有在冊職工除階段性留崗人員外一律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對于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員工,華晨集團表示將采取分段核算方式計算經濟補償金;對未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在2021年10月31日前實施經濟性裁員,補償標準將依法執行。自2021年11月1日起,華晨集團方面不再對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員工和經濟性裁員員工支付一切工資福利待遇。
“很多員工害怕拿不到補償,所以都簽了協議。10月底之前(裁掉的)的只是第一批,還會有下一批,第一批就有2800人左右。”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稱,員工即便簽了協議解除勞動合同,也不能立馬拿到經濟補償。
在《告知書》中,華晨集團方面表示,重整企業欠付職工工資等費用及上述補償費用,按照債權人會議通過及法院批準的重整計劃內容支付,或在滿足其他法律條件時支付,原則上不晚于2022年9月30日。
經銷商早已退網
雖然華晨中華本次職工安置處理顯得頗為突然,但也并非毫無先兆。
“之前華晨中華工廠除了沖壓車間,其他車間大都停產了,給生產線員工開了181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然后員工在家待業。”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樣的情形已經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
另外一位接近華晨集團的消息人士也告訴記者:“從2020年年中開始,部分員工開始僅周一和周二上班,同時中華那邊也取消了班車,員工們可以蹭華晨雷諾的班車。”
員工待業、工廠停產,是華晨集團陷入重整危機的縮影。就在2020年11月20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沈陽中院)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依法裁定受理華晨集團重整一案。2021年3月3日,沈陽中院依法裁定對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適用實質合并重整方式進行審理。
去年11月底,記者走訪沈陽市華晨中華銷售網點時發現,由于經銷商提不到貨,不少4S店已無車可賣,同時全國范圍內,部分經銷商已經選擇退網。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裴健如 攝
彼時,一位西南地區經銷商告訴記者:“大概在2019年初,我們就逐漸停止了中華的業務,不再進車了,當時已經感覺情況不太好。因為中華的售后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年,所以目前保留了中華的售后業務。”
而眼下,北京地區兩家華晨中華4S店也已經不再售賣中華車型。一位華晨中華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企業正在破產重整中,廠家已經不再銷售新車,具體情況要咨詢當地的經銷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華品牌之后,華晨雷諾或也即將開始進行員工的優化。“現在(華晨雷諾)也是全員放假的狀態,只留了部分值班人員。”上述接近華晨集團的人士稱。不過,雷諾中國相關負責人尚未回應記者的求證。
寶馬計劃收購中華品牌汽車生產部分資產
盡管進入破產重整的華晨集團仍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但也有好消息傳來。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官網發布消息,對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收購華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制造)股權案進行公示。根據公示信息,華晨集團目前持有華晨制造100%的股權,從而單獨控制華晨制造。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已經與華晨集團簽訂股權買賣協議以收購華晨制造全部股權。擬議交易后,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將單獨控制華晨制造。
圖片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官網
事實上,由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收購華晨制造股權,正是今年8月召開的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案第二次債權人大會中通過的議案內容之一。
據了解,今年5月24日,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意向投資人,正式向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管理人(以下簡稱管理人)報名,表達了對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部分資產和權益的收購意向,最終正式提交了關于“中華”品牌汽車生產相關部分資產及華晨制造100%股權收購方案。基于前述收購方案,管理人制定了《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案關于“中華”品牌汽車生產相關部分資產及華晨制造100%股權的財產變價方案》(以下簡稱《財產變價方案》)。
《財產變價方案》擬變價財產的范圍為華晨集團“中華”品牌汽車生產相關部分資產,包括土地使用權3項,房屋建筑物19項,構筑物20項,機器設備179項,評估市場價值合計為12.33億元;以及華晨集團持有的華晨制造100%股權,評估市場價值為0.45萬元,該公司享有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和產品準入,即通常所稱的“汽車生產資質”。
上述擬變價財產將全部通過協議轉讓方式進行,擬變價的中華資產將由華晨集團先以實物出資方式注入華晨制造,再由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收購華晨集團持有的華晨制造100%股權;擬變價財產的交易價格總計為16.33億元,包含“中華”品牌汽車生產相關部分資產的價格為12.33億元,華晨制造股權溢價4億元。
上述股權轉讓預計于2022年初交割,但前提是滿足中華資產注入、中華和新日車輛的售后責任轉移、汽車生產資質維持、政府部門審批、汽車行業對外商投資的政策限制取消等一系列先決條件,股權交割時間不晚于2022年6月30日。
此外,本次財產變價的交易對價將在股權交割日和交割后分五筆支付至管理人指定的銀行賬戶,除依法應向抵押權人和融資租賃出租人支付款項之外的其余交易對價,管理人將根據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重整計劃的安排統一分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股權交割需要滿足一系列先決條件,包括華晨制造減少其注冊資本至5億元人民幣,并更改其經營范圍以符合寶馬收購后利用華晨制造生產新車型的目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對本次股權轉讓無條件出具了經營者集中批準;關于乘用車整車制造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不再適用等。
“我們希望以實際行動支持華晨集團的重組,并致力于進一步拓展我們在遼寧省的業務。我們希望使用華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現有的生產能力。不過,該項目仍在有關部門的審批過程中。”寶馬中國相關負責人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
重整草案提交進入一個月倒計時
從進入重整程序至今,已經過去300余天,但華晨集團的重整草案仍未出爐。
今年9月,華晨集團控股子公司金杯汽車(600609.SH)和申華控股(600653.SH)均發布公告稱,收到華晨集團及沈陽市汽車工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出具的《關于華晨集團重整計劃草案提交期限延長公告的通知》,沈陽中院裁定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計劃草案提交期限延長至2021年12月3日,距今僅剩一個月時間。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裴健如 攝
11月2日,金杯汽車發布公告稱,由于公司間接控股股東華晨集團未能按照公開披露的承諾內容及時解除金杯汽車的對外擔保,且在其自身已進入重整程序、承諾履行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仍然將承諾履行日期延長,最終金杯汽車承擔擔保責任并遭受損失,影響投資者合理預期,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對華晨集團予以通報批評。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當日收盤,金杯汽車股價下跌5.86%,報收6.10元/股。
金杯汽車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86億元,同比增長1.02%,凈利潤2.37億元,同比增長292.60%,基本每股收益為0.18元。自2021年以來,金杯汽車與華晨集團已無業務和資金往來。
在上交所對華晨集團通報批評前,中國證監會也披露了華晨集團存在“披露的2017年、2018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以虛假申報文件騙取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核準”“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披露的文件虛假記載”“銀行間債券市場信息披露違法”“未按規定及時披露相關信息”等五項違法事實,合計對華晨集團處以5360萬元罰款。
根據第二次債權人大會披露信息,截至2021年8月13日,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的預計負債總金額為619.84億元。而截至2020年11月20日,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的賬面資產共計為176.37億元;資產評估價值為245.8億元,主要包括中華品牌汽車生產相關部分資產12.33億元、華晨中國(01114.HK)股權103.22億元、金杯汽車股權相關資產19.3億元、申華控股股權相關資產8.33億元、運營物流產業園的沈陽金普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陽金普)50%股權1.61億元、華晨專用車實物資產價值1.35億元及其他資產99.66億元(應收款項、存貨、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等)。這意味著,華晨集團的資產和負債遠難平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截至意向投資人招募期限屆滿,管理人共接受10家意向投資人報名,9家意向投資人進入遴選范圍。除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外,其余8家意向投資人中,2家對金杯汽車股權有投資意向,3家對申華控股股權有投資意向,1家對中華售后資產及遼寧正元股權有投資意向,1家對沈陽金普股權有投資意向,1家對華晨專用車部分資產有投資意向,但這8家意向投資人的意向投資資產范圍與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不重合,且還在補充盡職調查中,尚未提出最終投資方案。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華晨集團發展到當前的情況,主要是自主不強的原因。“寶馬收購中華品牌資產一方面是為幫助華晨解困,另一方面也是加速本土化擴張。華晨接下來最好的結果是把資源盤活利用,圍繞寶馬的配套實現進一步發展。”崔東樹表示。
記者:裴健如
編輯:孫磊
視覺:鄒利
排版:孫磊 王蜀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