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01 09:09:28
每經記者|張凌霄 高涵 每經編輯|高涵
全球新冠疫情再度拉響警報,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蔓延至132個國家和地區,世界衛生組織預計,未來兩周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將超過兩億例。為應對新一輪疫情,各國開始收緊防疫政策,同時加緊疫苗接種。另外,一些國家和地區考慮向部分人群接種加強針,以增強免疫效果。
舉世矚目的東京奧運會已開幕一周,日本的新冠疫情也在過去一周中迅速惡化,該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突破一萬例,東京都、大阪府等多地已宣布或延長緊急狀態。嚴峻的疫情形勢之下,IMF下調了日本經濟增長預期。投行杰富瑞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日本呈現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加劇的趨勢。
市場方面,美國二季度GDP回到疫情前水平,但遠不及預期,美聯儲在一片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呼聲中宣布維持現有利率,并再次強調將評估就業和通脹目標取得“實質性進一步進展” 的門檻是否已經實現。
更多內容,就在《一周國際財經》。
世衛:預計未來兩周全球累計新冠確診超兩億
德爾塔蔓延是主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周,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在全球的蔓延速度加快,多個國家和地區疫情卷土重來甚至再現疫情高峰,全球抗疫再生波折。
7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過去一周全球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近400萬例,按照目前趨勢,預計未來兩周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將超過兩億例。
譚德塞表示,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快速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傳染性的變異新冠病毒德爾塔毒株引起的。目前,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已報告德爾塔毒株感染病例。此外,人口流動增加、防疫措施前后不一,以及疫苗分配不平衡也是導致疫情加劇的原因。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顯示,目前全美近90%的地區新冠確診病例數都在攀升,各項關鍵指標大幅反彈,這與德爾塔毒株加速傳播有很大關系,德爾塔毒株導致的確診病例估計占近期全美新增確診病例的83.2%。
韓國自7月初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連續20多天超過1000例,一度高達1842例。該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稱,德爾塔毒株是首都圈地區近期新冠病例激增的主要原因,同時導致首都圈以外地區出現疫情擴散速度加快跡象。韓國保健福祉部官員孫永來7月27日警告,當周感染德爾塔毒株病例占比預計超過50%。
在以色列,截至7月23日,德爾塔毒株感染病例在該國單日新增病例中的占比甚至達到約90%。
兇猛疫情的背后,是德爾塔的高傳染性。英國免疫學專家、帝國理工學院免疫學教授丹尼爾•阿特曼(Daniel Altmann)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已知的是,這種毒株的病毒載量更高,短暫接觸后會發生感染,即使是在戶外。”有研究表明,德爾塔毒株病毒載量為原始毒株的1260倍。由劍橋大學古普塔實驗室聯合印度醫學界的一項大型研究還指出,德爾塔毒株除傳染性更強外,還具有更顯著的疫苗抵抗特性,即產生了“免疫逃逸”。
另據《華盛頓郵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月29日報道,美國疾控中心的一份內部文件稱,德爾塔變異病毒似乎比早期變種造成的疾病更嚴重,并像水痘一樣容易傳播。內部文件所引用的近期疫情調查與外部研究數據表明,德爾塔平均每個感染者會再感染8至9人。接種過新冠疫苗的人感染德爾塔變異毒株后,對病毒的傳播情況可能和未接種疫苗的感染者相同,兩者體內的病毒載量基本相當。
美國CDC(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長期顧問、范德堡大學傳染病教授威廉•沙夫納(William Schaffner)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在未接種疫苗的美國人當中,德爾塔的傳播速度非???。但疫苗對德爾塔毒株仍是有效的——我們發現,由于老年人已經接種了疫苗,德爾塔毒株正在感染更多未接種的年輕人。”
為應對新疫情形勢的挑戰,各國正在調整其防控政策。
7月28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美國66.6%的縣新冠病毒傳播風險高,應立即恢復室內戴口罩規定。此前一天,該機構發布了新的口罩佩戴建議守則,稱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群體在疫情高傳播區域的室內公共場所仍需戴口罩,未接種疫苗群體在所有地區室內公共場所需戴口罩。
澳大利亞已有3個州宣布“封城”措施,要求當地居民非必要不外出。荷蘭、老撾、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近期也宣布收緊防疫措施。
當前德爾塔毒株的迅速傳播也引發了民眾對于疫苗有效性的擔憂。
對此, 不少專家已指出,目前接種疫苗對預防德爾塔毒株感染仍有效,呼吁加快推進接種,以降低出現更多變異病毒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內森此前表示,所有獲世衛緊急使用授權的疫苗都可以防止因感染德爾塔毒株而導致的嚴重疾病、住院和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國家宣布或正考慮為部分人群打新冠疫苗第三劑加強針以提高疫苗的保護效果。
以色列衛生部已下令醫療服務供應商從周日開始提供輝瑞-生物科技疫苗的加強針接種。接種加強針必須年滿60周歲,且距離接種第二針疫苗已超過五個月。
日本單日新增首破萬例 經濟預期再度下調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自東京奧運會開幕以來,伴隨賽事的開展,日本的新冠疫情也出現明顯惡化。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截至當地時間7月29日下午18點,日本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首次超過1萬例,達10110例,為疫情暴發以來首次。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統計,截至北京時間7月31日17時30分,日本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2341例,再創新高,這也是日本連續第三天日增確診病例數過萬。此外,東京都政府7月31日宣布,當日東京都新增新冠確診病例4058例,首次單日確診超4000例。目前,日本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92萬例,累計死亡逾1.5萬例。
日本政府已于7月30日下午5時許正式宣布,將對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大阪府4地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期限為8月2日至8月31日。同時,原計劃于8月22日解除緊急狀態的東京都與沖繩縣的解除時間也一并延長至8月31日。此外,北海道、石川縣、京都府、兵庫縣、福岡縣5地同時將適用較緊急狀態低一級別的“蔓延防止等重點措施”,期限為8月2日至8月31日。
路透社7月30日報道稱,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周五表示,從人員流動狀況、以及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人群中德爾塔變種病毒的高比例來看,日本的新冠感染病例還沒有達到高峰。西村康稔說,“感染正在擴大。情況極其嚴峻。”
東京奧組委7月31日發布消息稱,新增21名東京奧運會相關人員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自7月1日以來,東京奧運會相關人員中累計已有246人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新增的21名陽性人員中,包括14名外包業務工作人員和7名奧運相關人員,無運動員感染。
日本東京都地區的疫情防控承受巨大壓力。日本朝日電視臺7月30日報道,東京奧組委新冠對策專家會議負責人岡部信彥稱,當新冠病例激增導致醫療系統面臨壓力時,“真的必須要考慮終止東京奧運會”。
伴隨著日本新一波疫情擴散和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大,日本的經濟增長預期再度走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7月27日發布的最新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2021年日本經濟增長率為2.8%,比4月的預測值下調0.5個百分點。
投資銀行杰富瑞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報告中表示,日本央行已對其經濟預測作出了調整,21財年GDP增長預期已從之前的4.0%下調到了3.8%。因日本確診病例持續上升,和緊急狀態的發布,7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6月份的52.4下滑至52.2,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則從48.0微跌至46.4,這顯示了日本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加劇的大趨勢。
從近期產業走勢來看,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日本經濟學家田口はるみ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道,日本工業生產指數(IIP)繼上月環比下降6.5%后,6月環比上漲6.1%,制造商出貨量的增長比生產量的增長更為疲軟。調查顯示,7月份日本生產前景較弱,預計產量將環比下降1.1%,但8月有望環比上升1.7%。
(以上采訪內容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每日經濟新聞》立場,亦不構成投資建議。)
抗疫播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輝瑞發布疫苗保護率研究結果
7月28日,輝瑞發布了一項對6個國家4萬余名志愿者的研究。研究發現,輝瑞疫苗在接種后最初兩個月對有癥狀感染的保護率為96.2%,兩個月后降至90.1%,四個月后降至83.7%,平均每兩個月下降約6%。但是疫苗對重癥的保護率沒有下降,穩定維持在97%。輝瑞對此表示,接種第三針疫苗可能增強免疫。
輝瑞和Moderna計劃對5-11歲兒童進行疫苗臨床試驗
紐約時報7月26日報道,在聯邦監管機構的敦促下,這兩家新冠疫苗制造商正在擴大針對5至11歲兒童的臨床試驗,旨在發現相關副作用,包括心肌炎和心包炎。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稱,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要求這兩家制造商將3000名兒童納入5至11歲兒童群體。這個數字是最初參與研究人數的兩倍。
Moderna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公司有意擴大試驗,目前正積極與FDA討論這一提議。“目前,如果FDA選擇使用授權途徑,我們希望有一個支持在2021年冬季/2022年初授權的方案。”
鹽野義制藥開始在日本展開新冠候選藥物臨床試驗
7月26日,日本藥企鹽野義制藥發布消息稱,已開始在日本國內展開新冠病毒候選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晒┗颊吒腥竞笤缙谕ㄟ^口服藥物來降低體內的病毒量,以此抑制重癥化和改善呼吸系統癥狀。
財聞集錦
# 1
美國二季度GDP增速不及預期
圖片來源:攝圖網
7月29日,美國商務部公布最新數據,美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增長6.5%,回到疫情前水平,但遠不及預期值8.50%。美國商務部稱,二季度 GDP的增長反映了經濟持續復蘇、商業重新開放以及政府對新冠疫情的政策效應。
隨著美國經濟開始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并顯示出強大活力,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呼聲也開始在美聯儲內部和業界廣泛出現。然而本周召開的美聯儲議息會議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仍維持基準利率和每月1200億美元資產購買計劃不變。決議聲明顯示,美國經濟在實現通脹和就業目標方面取得了進展,委員會將在未來的會議上繼續評估進展情況,有關縮減資產購買計劃的討論有所深入。
# 2
連續六季度虧損后 波音扭虧為盈
當地時間7月28日,波音公司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業績,取得自2019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季度盈利,二季度凈利5.67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44%至170億美元,超出華爾街預期。
據財報顯示,第二季度波音商用飛機收入同比增長近270%,達到約60.2億美元,主要受商用飛機交付量增加的推動。第二季度運營虧損4.72億美元,主要由于較低的期間成本以及較高的交付量。
在第二季度恢復盈利后,波音擱置了今年再裁員10000人的計劃。波音首席執行官大衛·卡爾霍恩在給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鑒于當下令人鼓舞的復蘇趨勢,波音將保持目前約140000名員工的水平。
# 3
Robinhood登陸美股首日即破發
當地時間7月29日,美國線上交易平臺Robinhood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本次IPO定價38美元發售5500萬股,籌資約21億美元。Robinhood在開盤后迅速轉跌,日內最大跌幅超過12%,最終收盤跌幅8.37%,創下近兩年以來最差首日開盤。
約一個月前,美國金融業監管局剛剛就Robinhood的合規問題,對其開出總計近7000萬美元的罰單,創造了該監管機構單筆罰金最高紀錄。
7月27日,Robinhood又披露,收到美國監管機構的質詢,詢問在其1月28日公開宣布限制GameStop和AMC等模因股交易之前,其員工是否曾交易這些股票。該公司還被調查是否遵守了人員登記規定。
# 4
美三大科技巨頭財報揭曉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7月28日,蘋果、微軟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發布最新一季財報。
蘋果是三家中凈利潤增長最多的公司。根據蘋果公布的2021第三財季業績,截至2021年6月26日,蘋果的季度實現收入達到814億美元,同比增長36%。凈利潤達到217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了94%,是其近年來表現最好的第三財季。
微軟則在2021財年第四財季實現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創歷史新高,且遠超分析師的預期。該季度微軟營收為462億美元,同比增長21%,是近三年來最快的增速。其智能云業務在本季度實現30%的增速,創近三年新高。
Alphabet本季度業績表現也極為亮眼。2021年第一財季該公司總收入為618.8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了62%。從具體業務板塊來看,谷歌廣告收入仍然是業務“主心骨”,貢獻了 504.4 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大增了 69%,比上一季度32%的增長翻了近一倍。
# 5
星巴克將退出韓國合資公司
據路透社7月27日報道,星巴克正在準備將其在合資的星巴克韓國公司的全部50%股權出售給當地合作伙伴易買得(E-Mart)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
易買得目前持有該合資公司的50%股份,該公司表示,將收購另外17.5%股份,價值約合4.12億美元,而GIC將收購剩余的32.5%股份。
韓國是星巴克的第五大市場,該品牌在韓國78個城市擁有1500多家門店,但市場分析認為,由于韓國市場成熟且飽和,星巴克在該國幾乎沒有拓展市場的機會。
# 6
Nikola創始人面臨欺詐罪指控
當地時間7月29日,美國電動卡車初創公司Nikola的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和前執行主席特雷弗·米爾頓被聯邦大陪審團以三項詐欺罪名起訴,指控其為了提振股價,幾乎在所有業務上撒謊。
同一天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宣布了對米爾頓的指控,指控其多次傳播有關公司的產品和技術成就的虛假和誤導性信息——通常是通過社交媒體直接向投資者傳播。起訴書稱,自2019年11月到2020年9月,米爾頓就開發電動和氫動力卡車的“幾乎所有業務”做出了虛假和誤導性的聲明。
受此消息影響,Nikola股價周四開盤應聲下滑,最終收跌15.22%。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記者:張凌霄 高涵
編輯:高涵
視覺:劉青彥
排版:高涵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