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07 11:50:22
每經AI快訊,中國銀河05月07日發布研報稱:維持零售行業推薦評級。
事件:據文旅部測算,五一小長假期間(5 月 1 日-5 日)國內旅游接待總 人數全國國內旅游出游 2.3 億人次,同比增長 119.7%,按可比口徑恢復 至疫前同期的 103.2%;實現國內旅游收入 1132.3 億元,同比增長 138.1%, 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 77%。 貓眼數據顯示,截止 5 日,2021 年五一檔總票房為 16.72 億元(含服 務費),較 2019 年的 15.27 億增長 9.5%。 商務部全國重點監測省市北京、上海披露五一小長假消費數據。其 中,北京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業態百家 企業實現銷售額 45.6 億元,同比增長 10.1%,較 2019 年增長 4.2%;全 市 52 個重點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近 5 成;上海節假日期間(4 月 30 日至 5 月 4 日),全市線下發生消費 196.5 億元,同比 2020 年增長 30.4%,同 比 2019 年增長 9.6%。 據??诤jP統計,5 月 1 日至 3 日,??诤jP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 額 4.85 億元,購物人次 6.54 萬人次,購物件數 72.9 萬件,同比分別增 長 215.24%、140.23%和 222.79%。
對整體零售市場的最新觀點:對于零售企業來說,全年 70 個大中型 假期的表現將很大程度上決定全年的增量空間。與本年清明的情況對比 來看,重點省市的零售消費呈現出平穩恢復趨勢??紤]到今年春節提出 “就地過年”倡導后,清明系年后第一個小長假,且存在返鄉祭祖的傳 統屬性,因此清明小長假更多是補償性出行,消費娛樂屬性較弱;在國 內疫情形勢保持穩定、疫苗接種率不斷提升的前提下,五一小長假中旅 游等娛樂性出行與消費表現較好。我們認為當前消費市場環境和政策環 境積極樂觀,二季度(包含接下來 6 月 12 日-14 日的端午假期)乃至 2021 年全年的零售市場增速將呈現企穩向好的跡象。為了合理引導消費市場 預期,我們以 2019 年為基數,預測 2021 年全年社消增速較或可達到 6%-7%。
(一)主題活動等體驗式環節為線下商圈帶來差異化競爭優勢,進一步 帶動客流及銷售額回暖:根據各地商務部的數據披露,線下商圈的體驗式主題活動逐漸成為 吸引客流的核心手段之一,北京市內王府井東方新天地“故宮以東·城 市盲盒”數字沉浸體驗空間、王府井大街創意 mini 秀、前門大街國潮京 品節、三里屯太古里潮流實驗室、國貿商城“買得起藝術周”、華熙 LIVE 五棵松京“熙”文化節等活動,為王府井、CBD、西直門、亞奧和麗澤等 商圈吸引超過百萬規模的客流,煙袋斜街、前門、三里屯等 9 個商圈客 流同比增長超 1 倍;上海市五個新城紛紛推出了休閑、觀光、文博等主題活動,帶動消費增長,重點監測的 10 家新城商業企業銷售同比增長 27.4%,客流同比增 長 47.5%。重點監測青浦新城、南匯新城、嘉定新城、奉賢新城、松江新城商業企業銷售 同比分別增長 30%、100%、38%、25%、51%,客流同比分別增長 38%、80%、37.7%、55%、32%。 隨著線下商業體的不斷發展,單純依靠入駐品牌、促銷折扣等手段對于消費者的吸引程度 邊際效用遞減,主題活動等體驗感強、可為消費者帶來額外附加值的環節逐步成為引流的 關鍵手段,不同的活動主題不僅可以為商圈帶來差異化競爭優勢,成為其在舉辦活動期間 特有的文化標簽,同時可以聯動相關品牌、商品更具針對性的吸引特定的消費者群體到店, 提升產生實際消費的可能性。
(二)消費季促消費政策力度不減,持續帶動全渠道、各大類可選消費品增長:除了常用的消費券手段,例如北京市 4 月 28 日正式啟動 2021 北京消費季,于五一小 長假期間通過京東發放 35 億元消費券,覆蓋家電、通訊、電腦數碼、時尚、美妝、家裝、 消費品、戶外運動、寵物等品類;珠海市 4 月 20 日啟動“溫暖珠海”消費節活動,于 4 月 20 日至 5 月 31 日期間發放 1 億元消費券,覆蓋實體店線下消費場景;各地也通過更為全 面的購物節、博覽會等活動全方位帶動全渠道、多品類的消費增長。以商務部 2021 年全國 消費促進月(5 月)為主線,主要政策活動包括 4 月 28 日北京啟動的第三屆全國“雙品網 購節”(品牌消費、品質消費、在線服務、絲路電商)、29 日江蘇揚州啟動的“中華美食薈” (餐飲消費)、5 月 1 日上海啟動的第二屆“五五購物節”(車展、老字號展、國際美妝節)、 7 日??谂e辦的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免稅消費)。以上海為例,其“五五購物節” 在電子消費券環節之外,加強數字化布局,實現線上線下聯動、首發經濟驅動等特點,4 月 30 日“上海全球新品首發季”正式啟動,累計超過 550 個國內外品牌計劃在上海首發 2800 多款新品,結合線下的國際美妝節、車展等品類主題活動,節假日期間上海重點監測 企業化妝品類商品銷售同比增長 46.9%,汽車銷售同比增長 23.9%。政策類的促消費活動對 于渠道的發展更為全面,通常采用線上與線下渠道的聯動模式,同時對于商品品類的針對 性亦更強,食品餐飲、黃金珠寶、汽車、家具、化妝品等關乎民生、品牌力主導的品類往 往成為主題重點,銷售增長收益。
結合五一消費數據來看,我們認為 2021 年可選渠道的向上恢復彈性空間更大,表現或 優于必選消費渠道。在此背景下,我們繼續維持 2021 年年度策略中“數字化”大主題、推 薦可選消費的邏輯不變,同時建議關注購百、超市、專業連鎖、電商及服務、化妝品板塊 內的優質標的:天虹百貨(002419.SZ)、王府井(600859.SH)、永輝超市(601933.SH)、家家 悅(603708.SH)、紅旗連鎖(002697.SZ)、華致酒行(300755.SZ)、美凱龍(601828.SH)、壹 網壹創(300792.SZ)、麗人麗妝(605136.SH)、上海家化(600315.SH)、珀萊雅(603605.SH)、 丸美股份(603983.SH)、貝泰妮(300957.SZ)。
風險提示:海外疫情持續超預期的風險,消費者信心持續不足的風險。
每經頭條(nbdtoutiao)——一條熱搜暴露年輕人玩法,這個“五一”,旅行路上有四大新趨勢
(記者 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