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08 11:48:39
每經記者 任鋼 每經編輯 畢華章
不知不覺,A股陜西板塊的上市公司就減少了一家。
上周,凱撒旅業發布公告,公司已辦理完成了注冊地址變更登記手續,并于3月30日取得了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換發的《營業執照》。
這也意味著凱撒旅業正式從陜西板塊挪到了海南板塊。
截至目前,陜西今年只過會了一家公司,去年過會的公司還沒有一家登記發行,凱撒旅業的遷出意味著A股陜西板塊上市公司數量從59家變成了58家。
本來陜西板塊總市值與領先一個身位的河南板塊差距就不小,這下差距又拉開了,只能期待去年過會的幾家公司抓緊登陸,早日讓陜西上市公司數量邁過60的門檻。
4月第1周數據表現一般,截至4月4日,板塊總市值為11924.37億元,全國排名第14位,較前一周增加426.48億元。陜西板塊市值最大的是隆基股份,市值3436.84億元。
這期間,陜股中的隆基股份市值增長最多;航發動力市值縮水最多;漲幅最大的是彩虹股份,上漲幅度為14.58%;跌幅最大的是中環裝備。此外,西部超導被3家機構調研,且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
市值方面,截至4月4日,陜西板塊總市值為11924.37億元,較前一周11497.90億元,增長3.71%(加權平均)。
從全國來看,4月第1周陜西板塊總市值全國排名第14位。相比第13名河南,少了3172.56億元。
這個差距目前來看,幾乎相當于一個隆基股份的市值了,陜西要再增加3家千億市值的公司才能趕上,難度不小。而且陜西與同樣只有58家上市公司的重慶總市值差距不足650億,隨時有被趕超的可能。
從區域來看,陜西板塊總市值西北排名第1。(省區市排名未統計中國香港、澳門、臺灣)
粉巷財經發現,陜西58家上市公司,以市值計算,行業主要集中在電氣設備、國防軍工、采掘。
據統計,與河南相比,陜西上市公司總數比河南少31家;千億市值公司數量與河南持平;科創板公司數量比河南多1家;今年新上市公司數量比河南少2家。
綜合來看,少了一家上市公司,暫時對陜西在全國的市值排名沒有影響。但今年河南已新增3家上市公司,重慶新增2家,而陜西只新增1家,總市值一直穩居全國第14的陜西,可能要面臨新的排名變化。
機構調研西部材料和西部超導,4688.56萬融資買入隆基股份
先看融資資金,4月第1周,陜西板塊融資凈償還總額為2.17億元。融資凈買入最多的是隆基股份(4688.56萬元),其次是西部證券(2924.25萬元)和中航西飛(2477.24萬元)。
機構調研方面,4月第1周,有2家陜西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其中,11家機構到訪西部材料,3家機構到訪西部超導。
再看北向資金,4月第1周,三人行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71%,西部超導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07%,藍曉科技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06%。
主力資金方面,4月第1周,隆基股份凈買入額居首位,為9.28億元,其次是寶光股份(5771.62萬元)和陜西煤業(5509.25萬元)。
西部超導被3家機構調研,且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西部材料被11家機構調研,且被融資資金看好。隆基股份被主力資金,融資資金看好。
隆基股份一直是“熱錢”追捧的對象,倒沒有特別可說的。但西部材料與西部超導這兩家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控股的企業近年來表現可圈可點。
西部材料作為拆分上市概念股,過去兩年受到頗多關注。這一次機構調研,更多關注其下屬公司西部鈦業的軍品營收情況,公司稱,從2020年起,西部鈦業的軍品訂單大幅增長,預計2021年軍品收入占比將達到30%以上。十四五期間軍品訂單預計會持續增長,公司的目標是未來幾年將軍品收入的占比長期保持在50%以上。
西部超導則是在去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7億元,同比增長134.31%。
截至4月4日,陜西板塊市值最大的是隆基股份,市值最小的是博通股份。上周市值增長最多的是隆基股份,增長403.58億元;市值縮水最多的是航發動力,縮水25.86億元。
相比前一周,彩虹股份名次前進1位,上周排名第5;西安銀行名次前進1位,上周排名第9;中國西電名次前進1位,上周排名第10,進入陜西股市值前10強。
漲跌幅方面,截至2021年4月4日,陜西板塊市值與前一周相比,區間漲幅為2.99%(加權平均值),漲幅排名全國第6位。
從圖中看到,有4家公司漲幅超過10%,漲幅最大的是彩虹股份,上漲幅度為14.58%。漲幅居前公司行業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電氣設備、電子。
值得注意的是,從2月開始到3月底,彩虹股份股東咸陽中電彩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比例已超1%,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已從23.66%減少至22.62%。
從圖中看到,有1家公司跌幅超過10%,跌幅最大的是中環裝備,下跌幅度為17.43%。跌幅居前公司行業主要集中在公用事業、機械設備、國防軍工。
綜合來看,上上周的國際醫學,上周的西部超導與西部材料,都是被機構關注的同時,有被多路資金看好,這是否說明陜股中的優質企業正在被資本所挖掘?陜西上市公司中,軍工、材料領域涉及不少,但這些企業中能講好故事的并不多,有機構和資本關注這些硬科技企業,這是我們所樂見的。
機構調研數據來源:Wind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