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18 18:14:05
2020年中通快遞業務量達到了170億件,同比增長40.3%。市場占有率達到20.4%,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2.14億元,同比增長14%。
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經實習編輯|陳劍銳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資料圖)
繼百世、順豐之后,中通也對外發布了2020年的成績單。
3月18日,中通快遞(NYSE:ZTO 2057,HK)公布截至12月31日的2020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2020年中通快遞業務量達到了170億件,同比增長40.3%。市場占有率達到20.4%,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2.14億元,同比增長14%。
在業務量和市場占有率得到大幅增長的同時,中通凈利潤有所下滑。數據顯示,中通快遞凈利潤同比下滑23.7%,為43.26億元,全年凈利潤率從上年的25.7%下降到17.2%。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四季度中通快遞加速沖刺,業務量同比增長接近50%,凈利潤也相應同比下降44.3%。
中通將凈利潤下滑歸結為兩方面因素:一是激烈的價格競爭,中通核心快遞業務的單票收入下滑20.1%;二是2019年第四季度投資菜鳥網絡產生的一次性未實現估值收益7.54億元。相比于后者,價格競爭對中通業績影響的周期會更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半年報中,鑒于市場競爭環境,中通一度重申將“獲取市場份額”作為戰略重中之重。也正是在2020年第二季度,中通市場占有率首破20%。于此同時,2020年9月中通港股二次上市,募資98億港元。在此背景下,相比圓通、韻達的“榜眼”之爭,中通直接打響了行業寡頭之戰。
即便全年市占率擴大1.3%,這一仗也并不容易。
財報顯示,2020年中通營業收入為252.14億元,較2019年增長14.0%。凈利潤為43.26.億元,較2019年下降23.7%。實現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后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托股收益為5.75元(0.88美元),較2019年的6.75元下降14.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9.51億元,2019年為63.04億元。
從細分業務來看,中通2020年快遞服務營收達到219億元,占總營收由2019年的88.7%下降至86.9%;貨運代理服務收入比例有所擴大,為18.62億元,占總營收由2019年的5.6%提升至7.4%。
財報中還公布了中通的收入組成以及運輸以及運營成本。2020年中通快遞業務收入占比86.9%,貨運代理服務占比7.4%,物料銷售(快遞單熱敏紙)占比4.5%。其他部分收入占比1.2%,主要為金融貸款業務以及廣告服務。
在成本方面,中通2020年營業成本193.77億元,同比增長25.1%;干線運輸成本87億元,增長16.5%。其中單票干線運輸成本同比下降17%至0.51元,這得益于中通自有車隊占比提升、高運力牽引車規模擴大以及國家在疫情期間的取消過路費政策、柴油價格下降。
而在快遞網點方面,截至2020年末,中通快遞網點數量約為3萬個;直接網絡合作伙伴數量超過了5350家,此外,中通快遞的分類揀選中心數量為94個,其中84個是由公司自行運營的,10個是由公司的網絡合作伙伴運營的。
中通快遞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表示:“2020年我們的業務量為170億余件,超過業務量目標范圍上限。受益于國內消費帶來的強勁需求,尤其是疫情后穩定的經濟回暖,中國快遞行業實現連續第二年增量達百億件,中通領先的市占率達到20.4%。過去一年里,我們和網絡合作伙伴同舟共濟,保持網絡穩定,并克服疫情和激烈價格競爭的不利影響實現了穩健盈利。”
從業務量日均接近6000萬單到市場份額超過1/4,中通業務量和市占率的優勢正在逐漸擴大,但中通單票收入也在大幅下滑。
財報顯示,中通毛利潤為18.58億元(2.84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9.96億元下降6.9%。毛利率則從去年同期的29.2%下降到22.5%。中通方面解釋稱,是由于競爭導致的核心快遞業務單票收入下降20.1%和相應的單票成本下降12.1%的綜合影響。
中通快遞集團首席財務官顏惠萍表示,“加速業務量增長并獲取市場份額是我們目前發展階段中最重要的目標,我們通過將核心快遞業務的單票價格下降約20%,實現了創紀錄的業務量增長,并提升1.3個百分點的市場份額。“
不過她也表示,過去一年,中通快遞單票分揀加運輸成本下降14.3%,為過去六年里生產效率提升最大的一年,再加上公司管理費用占總收入的百分比仍維持在5.6%的穩定水平,使得公司2020年實現調整后凈利潤人民幣46億元,13.3%的降幅遠低于同業競爭對手。
值得一提的是,據顏惠萍補充,2020年中通資本性開支同比增長76.2%,達到創紀錄的人民幣92億元。2020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人民幣49.5億元。“我們的資本投資策略已經擴展到更大范圍的基礎設施建設,從而為中通的生態圈業務發展,如快運、云倉、冷鏈網絡和時效產品組合等,提供協同效應。”
在中通快遞持續“以價換量”時,整個快遞行業在2020年都深陷價格戰泥潭。而在此前的“通達系”市場爭奪之余,也有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到價格戰中。
其中,順豐在2020年繼續奮起直追,加速布局“下沉”經濟件爭奪市場。
順豐控股(002352,SZ)3月17日晚發布的2020年財報顯示,順豐件量同比增長68.46%,遠超行業整體增速的31.2%,市占率提升至9.76%,較上年提升2.15個百分點,不過,在過去一年經濟件的奮起直追中,順豐的單票價格和毛利率也在持續下跌。
在2020年,順豐業務量曾一度超越申通,不過整體來看,順豐業務量雖然低于申通,但是也已經無限接近“通達系”公司業務量。
順豐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順豐經濟快遞營收達到441.48億元,同比增加64%,業務量同比增長155.86%,占總營收比例達到28.67%。但順豐的單票價格和毛利率也在持續走低。
除此之外,從“低價換量”切入快遞市場的快遞新兵極兔和眾郵也一度加劇市場競爭。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受疫情加速消費線上化以及拼多多快速增長,2020年快遞行業需求持續超預期。此外,旺季之后,價格戰重新歸來,根據目前龍頭中通的動作及決心來看,判斷2021年上半年行業價格戰仍將維持較高強度,短期行業盈利未見拐點。關注通達絕對龍頭、量質行業領先的中通快遞以及直營網絡資源稀缺、時效件增長較好、特惠件產品下沉較好的順豐控股。
截至記者發稿,中通快遞美股盤后跌4%,并在港交所停牌,市值2018.5億港元。在過去的2020年中,中通股價年度漲幅達到26.1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