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11 10:58:46
每經編輯|畢華章
大消費熱潮此起彼伏,糟心事兒卻也如影隨形。
您是否遭遇到消費陷阱,譬如卷款跑路、變相捆綁銷售、誤導消費、亂收押金、違規扣款、店大欺客?是否苦于無處投訴、無人應答?
在各界對內循環、促消費日益重視背景下,唯有讓每一位個體的每一次消費都有保障,才可讓消費者放心消費。
營造更加優質的消費環境,刻不容緩。媒體的監督,也是必不可缺的一環。
圖片來源〡視覺中國
今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到來之際,每日經濟新聞·粉巷財經將推出系列報道,即日起向讀者征集消費維權線索。
無論是在哪些領域被侵權,地產行業、金融行業、文旅行業,亦或汽車行業、醫美行業,均可聯系粉巷君(ID:nbdfxcj),我們為您發聲。
接下來,粉巷財經會推進如下步驟:
融媒傳播
依托每日經濟新聞及粉巷財經強大的融媒體矩陣,陸續刊發消費維權報道;
專家建議
聯系律師、專家,告訴您哪些權益受到損害,又該如何維權;
進度跟蹤
聯系職能部門如市場監管、房管、住建等部門,跟進解決進度。
為消費者發聲,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我們報道的主題;將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各類陷阱、騙局、圈套一網打盡,則是我們的愿景。
您可從以下渠道提供消費維權線索:
線索提供渠道
關注粉巷財經公眾號,后臺留言
發送郵箱mjxafxcj@nbd.com.cn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事件須真實完整,不存在欺瞞或者隱藏信息;須附聯系方式,方便我們進一步聯系了解詳情。
線索持續征集中……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