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23 22:53:26
每經編輯 王鑫
備受關注的“億元局長”龔秋桂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串通投標一案,二審維持原判,獲刑十六年半。
公開資料顯示,龔秋桂,男,漢族,1963年8月出生,湖南沅江人,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9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沅江市泗湖山鎮黨委副書記,沅江市萬子湖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沅江市政府辦黨組成員、紀檢組長,沅江市政府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沅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沅江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沅江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二審維持原判獲刑16年半
2020年9月15日,益陽市赫山區人民法院對沅江市自然資源局原局長龔秋桂涉嫌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串通投標犯罪一案一審公開宣判。
赫山區人民法院作出如下判決:
一、被告人龔秋桂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二百五十萬元;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犯串通投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十萬元。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六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二百六十萬元。
二、被告人龔秋桂的違法所得35680215.4元予以沒收,上交國庫。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龔秋桂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串通投標二審刑事裁定書》,認定被告人龔秋桂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串通投標罪成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十六年六個月。
裁定書顯示,今年9月15日,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人民法院審理龔秋桂犯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串通投標罪一案,作出(2020)湘0903刑初199號刑事判決。龔秋桂不服,提出上訴。
原審法院認為,龔秋桂在擔任沅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兼湖南省沅江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沅江市建設局局長、沅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沅江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沅江市自然資源局局長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多人所送財物26917688元,構成受賄罪;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止,龔秋桂的現有財產共計折合人民幣85140410.4元,其家庭消費及其他支出共計人民幣961642元,不能說明來源的財產為人民幣12765175.4元,構成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
2016年4月,龔秋桂在“2016年度沅江市社會投資旱地改水田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中,要求他人修改招標文件,設置高額“保證金”、“響應金”以提高報名門檻而排除其他公司參與投標,默許事先已向其請托給予關照的人員采取借用多家公司資質報名參與投標、串通投標報價的方法,由事先確定的人員中標,其行為損害了招標人及其他投標人的利益,構成串通投標罪。
最終數罪并罰,龔秋桂獲刑十六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二百六十萬元。龔秋桂的違法所得35680215.4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益陽市監察委員會扣押的現金9633046元,林肯牌小轎車一輛、房產五套上繳國庫,不足部分依法繼續追繳。
湖南省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量刑適當,遂于近日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提拔不成 瘋狂斂財
據益陽紀委監委網《【懺悔與警示】(16)提拔不成 瘋狂斂財》一文透露:
2004年至2019年,龔秋桂在擔任沅江市城建投公司總經理、沅江市住建局局長、沅江市國土局局長期間,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下屬及管理服務對象財物39萬元;
違規經商辦企業獲利454萬元;
通過民間借貸等金融活動,獲取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大額回報,共991萬元;
與他人串供,轉移、隱匿證據,對抗組織調查;
違反組織紀律,瞞報其登記在父母及親屬名下的3處房產;
對沅江市原國土局在辦理協議出讓土地、二手房轉讓交易等業務過程中存在的違規收費行為負有重要領導責任;
縱容涉黑涉惡活動、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
利用職務便利或職務影響,在工程承發包、資金撥付等事項上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所送財物,涉嫌受賄既遂2291萬元;
涉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1276萬元;
涉嫌串通投標犯罪。
2019年3月,龔秋桂到沅江市紀委監委主動投案,并上繳違規所得50萬元。2019年5月,龔秋桂因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19年12月,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龔秋桂在懺悔錄中寫道,“我的蛻變是從我擔任沅江市城建投公司總經理之時慢慢開始的,面對豐富的物質生活,從心理的不平衡,再慢慢地參與,到退休前的瘋狂貪財,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
“一些人僅憑膽子大,投機取巧和后門關系,取得土地開發權、工程承包權,一個開發項目搞完下來,賺得幾千萬甚至更多,一個工程項目搞完下來賺得幾十、幾百萬元,他們出門豪車,整天茶館里進,酒館里出,而他們賺的錢,就有可能是我的一句話,一個決定所得到的。再看看自己,雖然經濟條件比一般的工薪階層要好,但跟他們相比,差得就有十萬八千里了。”
“到了2015年之后,我幾次提拔受阻,心里更不是滋味,加之自認為2016年的“旱改水”項目為沅江立了大功,提拔無望,很快就要退居二線過退休生活了,就更加變得瘋狂貪財了”,龔秋桂坦露。
被稱“億元局長”
曾多次模擬審訊實戰演練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20年9月17日文章《警鐘|10億元招投標項目背后的巨額利益輸送》透露,沅江市旱改水項目招投標違法犯罪一案,面積4萬余畝、應付社會投資方10.9億余元……在涉案人龔秋桂、熊劍波眼中,沅江市2016年旱改水項目就是一塊可肆意瓜分的“大蛋糕”。
因案發時家庭財產和支出近億元,龔秋桂被當地群眾稱為“億元局長”。
“2015年后,幾次提拔受阻,心里不是滋味。提拔無望,很快就要退居二線了,就更加變得瘋狂貪財了。”熊劍波在懺悔書中袒露心跡。
為逃避監管和查處,龔秋桂想盡辦法隱匿財產,將多套房屋和門面落戶自己父母及親戚名下,以他人名義持有4家非上市公司的股份。
文章還提到,被留置前龔秋桂多次與人分析形勢、商量對策,要求隱瞞其在項目中入股分紅、獲取利潤情況,并轉移家里的借據、賬本、收受的貴重物品等,將與有關公司經濟往來的銀行資料、賬目憑證等進行刪除和處理,銷毀轉移大量證據。
“龔秋桂還多次組織模擬審訊實戰演練,統一口徑。有關人員向他表忠心,不論怎樣都不會說。”辦案人員說道。
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益陽市紀委監委網站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