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1 12:47:48
此次股權合作,搭建了一個互聯互通、長期合作的共同平臺,架起了一條“期貨與現貨”“場內與場外”“境內與境外”“線下與線上”的聯通橋梁。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梁梟
11月10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2020長三角一體化油氣交易市場推進會上獲悉,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期所)下屬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戰略入股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浙油中心)。
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在當天的推進會致辭中指出,這次股權合作是上期所首次對證監會系統外地方機構的股權投資,證監會、上期所高度重視、密切聯動,在易會滿主席大力支持下,全力推進此次股權合作與期現一體化合作。
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致辭 圖片來源:浙江自貿區供圖
浙江自貿區自掛牌成立以來,油氣產業成為其建設的一大重心。而要建設油氣全產業鏈,不僅關乎油氣石化產業上下游本身,產業背后仍具備極強的金融屬性。如何更好地銜接金融與實體,是深化浙江自貿區建設的機遇與挑戰。此次上期所戰略入股浙油中心,也為浙江自貿區油氣產業期現一體化帶來更大的前景展望。
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關于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支持浙江自貿試驗區與上海期貨交易所等國內期貨現貨交易平臺合作,共同建設以油氣為主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
此次股權合作,搭建了一個互聯互通、長期合作的共同平臺,架起了一條“期貨與現貨”“場內與場外”“境內與境外”“線下與線上”的聯通橋梁。
關于圍繞共建長三角一體化油氣交易市場,朱從玖強調,應深刻把握當前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抓住機遇,重點突破,將全面共建長三角一體化油氣交易市場深度融入國家戰略當中。要緊密圍繞浙江自貿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生產、銷售、倉儲、貿易、結算各環節,堅持合作共贏、服務實體經濟,全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油氣交易市場高質量發展。要加強期現聯動、項目對接,將長三角一體化油氣現貨交易市場建設持續推向深入。
而對浙江自貿區而言,打造國際油氣交易中心是浙江自貿區“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區”建設的核心環節,是油氣全產業鏈建設的重要抓手。
各方簽署入股戰略合作協議 圖片來源:浙江自貿區供圖
浙油中心以現貨交易為主。浙江自貿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浙油中心已集聚會員企業1700余家。今年截至10月,會員企業實現貿易額1494億元,同比增長42.84%,貿易量4133.78萬噸,同比增長74.86%。當前,浙油中心已獲得原油、成品油等37個交易品種,以及現貨掛牌交易、單向競價交易、場外撮合等現貨交易模式備案批復。
從股權結構來看,目前浙油中心的主要股東包括物產中大(600704,SH)旗下浙江物產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榮盛石化(002493,SZ)母公司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舟山海洋產業集聚區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浙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等。
對于此次戰略入股,上海期貨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陸豐11月10日下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上期所擬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作為戰略投資者入股浙油中心,入股比例為10%。按照浙江省國資委相關規定,浙江物產實業控股有限公司按公開掛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價格將所持有的浙油中心10%股權協議轉讓給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
陸豐稱,此次戰略入股,旨在通過促進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深度結合,建設期現一體化國際油氣交易市場:一是共建長三角油品交割基地,與浙江自貿區油氣全產業鏈“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區”建設形成有效聯動,共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二是做好成品油、LNG等油氣期貨品種儲備,拓展期貨市場服務油氣產業鏈發展的深度與廣度;三是交易所提供區塊鏈技術,共同建設浙江省保稅商品登記平臺,培育長三角保稅油氣現貨市場;四是以上期標準倉單交易平臺為紐帶,與浙油中心實現倉單互認互通,探索開展保稅倉單交易。
封面圖片來源:浙江自貿區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