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6 21:55:14
每經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日上午(10月16日),由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主辦的“2020中國金融每經峰會·創投高峰論壇”在上海陸家嘴舉行。活動現場,來自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洪泰基金、啟明創投、北極光創投、法國歐瑞澤基金集團、平安創投、光速中國、華映資本等前沿投資人、一線從業者以及行業專家匯聚一堂,分享探討2020年創投行業的“變與不變”。現場舉行了主題為“我的堅守與選擇”的圓桌對話。
在《疫情之下,科技賽道的投資邏輯變了嗎》的圓桌討論中,光速中國助理合伙人朱嘉表示,發掘下一個十年的新趨勢是早期投資者的職責所在,而硬科技是未來十年確定的大機會,半導體、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投資機會已經凸顯,光速中國近年來在硬科技領域的投資正在不斷加大。
疫情是今年一級市場面對的一個重要變量。朱嘉表示,今年的疫情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很大變化,其中比較明顯的是線上化。在這一過程中,有許多原先線下的互動需求需要被滿足,比如大量的社會零售企業如何與消費者更高效地溝通。如寄送產品,或是提供虛擬業務服務,像遠程問診等,這些方面的基礎設施目前不盡完善,所以還存在很多投資機會。
在硬件方面,機器智能化以及高端智能裝備等也受到了更多關注。比如今年很多智能機器人在醫院、酒店等場景落地應用,以減少人為的接觸,未來機器人會落地更多行業,有長足的普及和發展。這其中,從機器人本體,到上游的核心部件、感知系統,再到前沿技術、行業解決方案等都存在投資機會。比如視覺是機器常用的感知方式,現階段還是以2D為主,未來會發展到3D視覺等。
在退出方面,朱嘉認為今年科創板、注冊制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我們鼓勵被投企業積極擁抱資本市場,這是企業必須要應對的變化。”同時他提醒道,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企業走向IPO,企業間競爭將更加激烈。如果上市后企業不能躋身細分領域的龍頭,即便在二級市場也很有可能出現流動性問題,投資退出很難有理想的回報。
據朱嘉介紹稱,今年上半年光速已完成15億美元全球精選基金的募集,單筆投資金額可達到5000萬美元~1億美元,將重點加注光速已在早期投資的優秀企業,以及部分處于成長期或晚期的細分賽道頭部企業,真正做到長期陪伴與支持。“未來十年一定是中國科技創新高速發展的十年,如果站在十年之后回看2020年,科創板、創業板等資本市場的重要改革,以及在當下國際環境中我們對于技術創新的鼓勵與扶持,都可能成為未來十年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起點。”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