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15:04:08
記者胡琳
9月24日,中國金融科技領域的權威獎項——中國人民銀行“2019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微眾銀行憑借“鯤鵬芯片在銀行應用”項目,首次榮獲2019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一等獎。
據了解,該項目是微眾銀行在底層硬件資源進行鯤鵬芯片技術(以下簡稱“ARM架構”)應用突破的關鍵項目。其從資源使用場景出發進行深度分析,從核心基礎組件、核心業務應用系統、銀行交易系統等方面全路徑持續推動銀行系統硬件國產化,從而真正實現銀行核心系統的軟硬件全面自主可控,為落實安全可控的國家戰略和掌握核心技術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為國內首家互聯網銀行,對于微眾銀行而言,民間資本如何做銀行,要做怎樣的銀行,都是一個未知的挑戰。
微眾銀行在成立之初即采用X86服務器與開源技術構建了新一代銀行IT架構。隨著X86服務器配置越來越高,功耗也越來越大,微眾銀行決定走出一條在硬件基礎設施上降低成本且減少對國外核心技術依賴的創新之路。
微眾銀行選擇了另辟蹊徑。2018年下半年,微眾銀行開始研究與驗證基于中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鯤鵬芯片的華為ARM泰山服務器系列部署使用在微眾銀行自身核心金融業務場景中。經過2年的探索,微眾銀行已實現從應用接入層-操作系統層-硬件資源的全路徑技術棧組件均在ARM架構下部署并穩定運行,真正實現了銀行核心系統的軟硬件全面自主可控,大大降低了整個銀行基礎設施對外依賴的信息科技風險。
在傳統金融科技行業里,低成本、大容量和高可用被視為一個不可能被打破的三角。得益于鯤鵬服務器的低功耗優勢,對比X86在同等配置與綜合性能情況下,其整體功耗下降25%左右。通過本項目的配置與架構優化,大大提升了微眾銀行的資源使用率,從而使IT資源成本下降10%左右,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基于此基礎架構的高效低耗,微眾銀行迄今已服務金融客戶超2.5億,月交易峰值達6億筆/天,與此同時產品綜合可用率高達99.9985%,實現戶均IT運維成本的持續下降,目前僅為3.5元/每賬戶每年,約為國內銀行業界的10%。
疫情影響的長期化、復雜化,以及經濟環境的深刻變化,將對中國銀行業帶來多元、長期且持續性的挑戰,也正在助推中國銀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鯤鵬芯片在銀行應用”項目在全路徑技術驗證與部署使用上的成功,可以為鯤鵬芯片等國產自主可控技術在銀行業的使用積累經驗,為行業快速推廣起到參考作用。
微眾銀行行長李南青在預測國內銀行業未來5到10年的趨勢性變化時總結到:“在后疫情時代,可以預見,包括城商行、民營銀行在內的銀行業,將加速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助力銀行業實現‘三升兩降’(即:提升效率、規模和用戶體驗,降低成本和風險)將逐漸成為行業共識,為實現業務線上化的發展需要,銀行業在金融科技投入、研發、創新等方面將顯著加強。”
微眾銀行將金融科技視為“安身立命”之利器。微眾銀行成立以來始終以科技作為驅動業務發展的核心引擎,歷年科技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都在10%以上,科技人員占全行員工比例保持在50%以上;累計申請專利已逾千項,居全球銀行業前三。微眾銀行具備完全自主可控、支持億級海量用戶和高并發交易的核心系統,已實現年均日交易超過3億筆、單日交易峰值超過6億筆;每賬戶運維成本不到行業平均的十分之一。
自成立以來,微眾銀行始終堅持以科技作為驅動業務發展的核心引擎,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金融科技四大領域大力開展技術攻關,確保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
除了在銀行架構上,微眾銀行對國產自主可控技術的運用實踐正在更多領域落地。2020年9月,由微眾銀行牽頭金鏈盟開源工作組研發并開源的區塊鏈底層平臺FISCO BCOS與銀河麒麟操作系統完成兼容性互認證測試,實現從國密算法、操作系統、芯片架構到服務器平臺的全鏈路國產化支持,達成全方位安全可控。
李南青認為,金融智能化的時代方興未艾,必將持續為銀行的產品和服務帶來深刻影響和變化。新型銀行機構,可以在敏捷銀行、開放銀行的戰略支持下,克服挑戰,降低風險,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從而構建出一個科技向善、以人為本的智能金融藍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