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2020-07-31 19:20:20
回購云創股份,永輝希望向外界傳遞了一種信號:自己不會放棄線上業務。
剝離一年多后,永輝云創再次回歸集團體系。
36氪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永輝超市擬回購永輝云創最大股東張軒寧20%股份,交易金額為3.8億。交易完成后,永輝超市對云創的持股比例將達到46.6%,成為云創第一大股東,其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按照會計準則,將并表到上市公司體系。張軒寧則退居第三大股東,持股14.4%。對此永輝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此次回購前永輝云創的股權結構 數據來源:天眼查
3.8億的收購金額也表明云創的估值再次降低。2018年1月,騰訊認購永輝云創15%股權時,作價為9.5625億元,彼時云創的估值約為63.75億元。到2018年12月,永輝超市將所持有的永輝云創20%股份以3.9368億元轉讓給張軒寧時,云創估值已降為19.68億元。
通過回購云創股份,永輝向外界傳遞信心,“自己不會放棄線上業務,而且會集中集團資源整合線上業務。”
這是永輝不得不做的選擇。
作為永輝云創三大業態(超級物種、永輝生活店、永輝衛星倉)之一,超級物種自云創剝離后,從永輝體系中爭取的協同資源一直不多,只能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推動盈利。過去幾年,超級物種曾在做“到家”還是“到店”之間反復搖擺。
2019年超級物種開店15家(關店3家),與2017年的27家、2018年的46家相比,開店數量大幅下降。放緩開店的同時,超級物種也不斷進行規劃調整,如推出機場店、購物中心大店,以及將多個門店的工坊縮減到三個,僅保留鮭魚、波龍、盒牛。
相比之下,盒馬鮮生選擇了多業態組合嘗試,過去2年,盒馬mini、盒小馬、盒馬菜市、盒馬里等多個業態先后上馬,開業1年半以上的盒馬大店已基本處于盈利狀態。
永輝生活店的麻煩同樣不斷。在從便利店業態轉型社區生鮮業態后,永輝生活門店于去年下半年開始了大規模關店調整,光在合肥、廈門等地關店數量就達40家,戰略收縮明顯。
2019年底,永輝生活明確表示將不再作為線上業務引流的窗口和到家業務的前置倉,線上業務也不再是永輝生活重點。這意味永輝云創此前“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發展思路被很大程度上拋棄。
沒有互聯網巨頭的強大資金,發展思路又極度搖擺,再加上競爭對手環虐四周,這就是過去4年永輝云創面臨的局面。
連續三年錄得大額虧損后,永輝選擇在2018年底剝離云創,除了想減少上市公司的財報壓力(永輝2018年半年報中,曾披露云創對母公司的影響占比達到51%),永輝希望能夠給云創更多的空間探索線上業務,承擔起永輝轉型的重任,但顯然這一目的并未達到。
在資本市場上,投資人早就用腳做出了投票。
在此前接受36氪采訪時,徐新曾堅定得看好永輝云創。但去年10月,今日資本卻將其持有的永輝云創4.8%的股份,轉讓給了永輝云創最大股東張軒寧。
資本態度變得冷淡,但永輝對云創的支持卻從未放棄。去年5月,永輝超市曾出資2.66億元人民幣,支持云創的業務發展;7月,張軒寧又質押9652萬股股份永輝超市股份,同樣被解讀為云創輸送資金。
對于永輝來說,線上業務無論如何必須做成。最近3年,永輝單店營收和毛利率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永輝財報顯示,近兩年的扣非凈利潤率從2017年的3%下降到了1.2%,這個降幅是驚人的,假如規模不變,意味著凈利潤比腰斬還多。
造成利潤下滑的原因在于,銷售費率的大幅攀升,從14.4%提高到了16+%,提升了近2個百分點。這與盒馬、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對手不斷涌現,永輝加大促銷力度有著很大的關系。相反,線上業務受益于疫情,卻迎來了爆發,一季度銷售額達20.9億元,同比增長2.3倍。
永輝近3年相關財務數據制圖:36氪
在今年一季度的財報會上,永輝超市CEO李國就表示,打造“手機里的永輝”,以“店倉一體”模式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是永輝超市今年的工作重點。為此,永輝曾發布全員倡議書,希望體系內所有員工常用、會用、善用永輝線上平臺。
回購股份后,永輝線上業務的打法也逐漸清晰,內部人士透露,“永輝買菜將被逐漸放棄,未來永輝線上業務將由永輝生活App主導。”
過去2年,永輝在線上業務的發展上一直比較混亂,在已有永輝生活App(云創主導)的前提下,永輝超市仍堅持在去年于多個城市上線永輝買菜(云超主導)業務。
“等于在云創原有業務之外,又拉個了班子搞內部賽馬,不但消耗資源,還沒達成協同”,上述人士告訴36氪,“買菜業務的放棄,也意味著永輝生活在這場賽馬競爭中勝出了。”
整合的邏輯可以預見,“由于兩個平臺是兩套人馬在操作,包括宣傳、促銷等活動都存在一定內耗。面對兩個高度近似功能的平臺,舍棄其中流量較小的一個,更有利于節約成本”,一位永輝內部員工對36氪表示。
據36氪了解,業務整合后,云創旗下的兩大業務——超級物種和永輝生活店將不再進行大規模的擴張,甚至會戰略收縮。從2018年開始大規模開店的永輝mini會成為未來永輝線上業務的主要承接,將配合永輝大店,一起打造線上業態的供應鏈。永輝內部人士表示,目前主要核心城市的永輝mini店已經相繼接入永輝生活App,“今年的目標則爭取全部接入”。
放棄買菜App,將線上業務統一,是永輝一次思路上的糾正。此次調整后,永輝超市主導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的意味也更加明顯,永輝云創則退居為線上平臺運營方。這樣做的好處是永輝的線上業務可以最大程度得到集團資源支持,也能更好的應對美團買菜、叮咚、盒馬等強大對手的沖擊;但并表帶來的財報壓力可能將再次困擾永輝,一如2年前那樣。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