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18 14:31:22
每經編輯|步靜
據新華社,受強降雨影響,“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于17日在長江上游形成,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18日8時達6.1萬立方米/秒。這是今年入汛以來抵達三峽的最大洪水。
攔蓄洪水的同時,三峽樞紐還積極發揮發電效益。在三峽電廠,32臺單體功率70萬千瓦的巨型水輪機組轟鳴,將滾滾洪水轉化為源源不斷的電能。據介紹,從15日8時30分起,三峽電站出力達到2250萬千瓦的滿發狀態,日均發電5.4億千瓦時。
據央視新聞7月18日消息,未來三天,強降雨將繼續影響我國江淮、江漢、江南西部和北部、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同時強降雨落區逐漸從江淮地區北抬至黃淮地區,今天,強降雨將開始影響長江到淮河一帶。中央氣象臺今早6時也繼續發布了暴雨黃色預警。
而從7月18日20時至19日20時,此次降雨無論從影響范圍還是降水量將達到最大,從7月19日20時至20日20時,降雨對江淮區域的影響逐步減小,不過湖南、貴州、廣西等地的部分地區還有暴雨天氣。
而據長江水利委員會介紹,受未來幾天強降雨的影響:長江流域強降雨過程仍會持續。17日至19日,強降雨區緩慢東移南壓,烏江、三峽區間、清江、漢江中下游、洞庭湖水系西北部、長江中下游干流附近有大到暴雨,將給當地防汛形勢帶來壓力。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