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07 11:48:14
艾瑞咨詢認為,如果說保險科技在5年前整體還處在概念階段,那么當前保險從業機構已經將各類科技實際投入到保險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并獲得了切實的經濟效益。艾瑞測算,一家積極運用保險科技賦能的中型財產險公司能夠在2025年收獲6.6%~8.9%的綜合成本率優化,從而提升行業競爭力。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圖片來源:攝圖網
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已勢不可擋。由于疫情原因,用戶的線上消費習慣不斷地得到培養,互聯網保險的多年發展進一步激發了大眾的保障需求。近年來,各大保險公司不斷加碼科技投入,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人保為代表的頭部保險企業和互聯網保險公司紛紛將“保險+科技”提到戰略高度,并且積極出資設立保險科技子公司。
據艾瑞咨詢統計,2019年中國保險機構科技投入達319.5億元,預計2022年將增長到534億元,未來兩年,依然有接近70%的市場規模提升空間。在業內人士看來,當下,行業數字化轉型已步入深水區,唯有進一步加深保險科技的應用,才能在創新中穩健發展。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當前,保險科技正在深刻影響保險業的傳統發展模式,并強力驅動保險業數字化轉型。
安國保險研究院分析師孫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已經滲透到傳統保險業務模式的全生命周期,成為行業發展的新燃點。從渠道變革、場景創造,再到科技重構,‘保險+科技’已經成為保險行業更新換代的新引擎,催生了新的保險需求。”
隨著技術日益成熟加速向保險業滲透,眾多傳統保險公司、互聯網保險公司、第三方機構及保險科技公司積極嘗試改變保險業態,推動行業向數字化轉型。而在監管層面上,今年以來相關政策文件頻發,亦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進程的不斷加快。
4月22日,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2020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發布會上指出,疫情推動行業加快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轉變經營模式,提升管理效率,提升科技化和線上化水平。
5月,銀保監會向各財險公司下發《關于推進財產保險業務線上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預計到2022年,車險、農險、意外險、短期健康險、家財險等業務領域線上化率達到80%以上。
6月30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互聯網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細化了保險線上銷售規范的同時,也明確了未來保險科技的應用將成為行業良性有序發展的重要支撐。
孫云表示:“未來,無論是保險主體公司還是保險中介公司,都將以科技賦能保險行業,在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下,從經營理念、管理能力、客戶服務、防范風險等層面革新保險產業價值鏈,孕育保險生態新系統。”
“(在)線上保險占比越來越大的趨勢下,未來保險行業競爭將是技術競爭。”眾安保險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在2016年即成立全資子公司——眾安科技,借助前沿的研發體系助力合作伙伴開展線上保險業務。2019年眾安科技輸出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40%,眾安科技簽約客戶近260家。
近年來,大型上市險企將“保險+科技”提到戰略高度,憑借強大的資源稟賦自建科技能力。以中國平安為例,過去10年科技投入累計超過1000億元,未來5年還將繼續投入1000億元。不僅有巨大的資金投入,平安科技的研發和應用高度依賴于豐富的金融場景,需要不斷試錯、不斷迭代、形成模式。
在外資加碼中國保險市場的布局中,保險科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匯豐人壽近日推出由數字技術賦能的財富規劃與保險服務,同時匯豐正在內地籌備設立一家金融科技服務公司,為匯豐旗下各公司實體提供科技、數字及數據服務。
艾瑞咨詢認為,如果說保險科技在5年前整體還處在概念階段,那么當前保險從業機構已經將各類科技實際投入到保險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并獲得了切實的經濟效益。艾瑞測算,一家積極運用保險科技賦能的中型財產險公司能夠在2025年收獲6.6%~8.9%的綜合成本率優化,從而提升行業競爭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保險科技將不斷優化保險業務鏈,提升保險性價比,并賦能保險行業實現模式變革。而保險從業機構需要保持對技術的敏感度,以應對科技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