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12 00:22:10
每經記者 張鐘尹 每經編輯 陳星
6月11日,102個中央部門公開了部門預算。
2020年中央部門公開的部門預算包括部門收支總表、部門收入總表、部門支出總表、財政撥款收支總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等8張報表。其中,“三公”經費預算是社會關注熱點。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人社部、文旅部、財政部等多部門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數較2019年壓減幅度超過50%。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政府要帶頭,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各類結余、沉淀資金要應收盡收、重新安排。
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如何理解?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主要是指滿足一些基本條件以后的排除項。“我們認為民生支出、抗擊疫情支出以及一些重點領域的任務性支出,這些都是剛性支出。除此之外的其他政府支出,就是非急需和非剛性的。壓減50%以上的支出,主要是政府行政費用等方面,包括現在提的比較多的‘三公’經費。”
記者查閱中央部門預算后發現,今年多個部門的“三公”經費壓減比例在50%以上。
人社部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比2019年減少2649.04萬元,壓縮72.49%。
財政部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數為2446.61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1361.46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972.07萬元,公務接待費113.08萬元。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比2019年減少3003.87萬元,壓縮55.11%。
2020年外交部“三公”經費預算數3747.08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2728.8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1015.37萬元;公務接待費2.91萬元。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比2019年減少5500.83萬元,壓縮59.48%。
國家發改委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1476.97萬元,比2019年“三公”預算數減少1822.58 萬元,壓縮約55%。
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數比2019年減少2418.89萬元,壓減比例達50.95%。
何代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一做法有助于提升政府運行效率,以壓支出來促改革。“我們要做更好的服務型政府,在支出壓減、成本降低的情況下,政府的服務質量還要提高,從這方面來看,壓減政府非剛性支出,是提高政府資金績效,推動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式。”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認為,中央本級支出罕見負增長體現了今年要以“六保”“六穩”作為重中之重的導向。從結構來看,中央本級減掉的錢將向地方傾斜,作為執行“六保”“六穩”的主體,地方政府特別是市縣基層,將獲得更多財力支持。
2020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與2019年相比有什么變化?
前述負責人介紹,主要是加大項目支出預算公開力度。項目支出預算是部門支出預算的重要部分。推進項目支出預算公開,有利于督促各部門改進預算編制、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今年部門公開的項目數量為83個,相較去年公開范圍進一步擴大,包括:教育部“‘勵耕計劃’教育助學項目”、生態環境部“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管理項目”、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保障體系建設項目”、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促進婦女兒童事業發展與婦女兒童維權項目”等。公開的項目內容包含項目概述、立項依據、實施主體、實施方案、實施周期、年度預算安排、績效目標等。
此外,繼續加大預算績效信息公開力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提質增效,各項支出務必精打細算,一定要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為落實相關要求,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安排突出績效導向,深化部門預算績效管理,提高預算資金使用效益。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時,除涉密部門及涉密信息外,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項目的中央部門,公開提交審議項目的文本和績效目標表。
同時,該負責人表示,重點項目績效目標公開范圍逐年擴大,2017年中央部門預算中首次公開了10個項目的績效目標,2018年、2019年分別公開36個、50個,2020年增加到109個,是上年的2倍多,不僅增強了資金使用單位的績效意識,也提升了部門預算透明度和政府部門的公信力。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