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網 2020-02-24 19:12:57
2月24日上午,國新辦就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陳雨露表示,緩解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人民銀行一直以來的工作重點。疫情發生以后,受影響最大的是傳統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制造業,這些行業里面多數都是中小微企業。所以,金融部門全力支持這些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是事關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就業穩定和國民經濟恢復增長的大局。2月1日,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出臺的30條措施當中有很多措施就是針對中小微企業進行支持的,要求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要加大信貸投放,不能夠盲目地抽貸、斷貸和壓貸,同時對確實存在還款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可以給予貸款展期和續貸。3000億專項再貸款的貸款對象企業名單當中,多數也都是中小微企業。
陳雨露進一步表示,接下來人民銀行對于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支持商業銀行有足夠的對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的資金來源。除了剛才提到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這些貨幣政策工具要加大力度之外,還要加大中小微企業金融專項債券的發行力度,讓商業銀行有充足的優惠資金來源。
二是要支持三家政策性銀行對制造業當中的中小微企業、外貿當中的中小微企業,還有春耕備耕和生豬生產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三是對于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一段時期內出現貸款逾期的,允許可以不做逾期貸款報送,并且在貸款風險分類方面也給予優惠支持的考慮。
四是指導商業銀行要充分運用好我們國家已經有先發優勢的金融科技手段,來全面提升風險識別和風險管理能力,盡可能降低不良貸款的上升。但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我國商業銀行的平均不良貸款率只有1.86%,中小企業的不良貸款率略微高于這個平均水平,但是也遠低于5%的監管標準。另外,我國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高達180%以上,所以也有充分的資源和能力來應對這次疫情對中小企業和國民經濟的影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