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3 11:57:11
每經記者|裴健如 每經編輯|段思瑤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還在蔓延。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2月10日,日產汽車宣布其九州工廠將于2月14日臨時停工,主要生產出口車的生產線將于2月17日停工。日產方面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大的影響,致使其難以從中國采購零部件。這也使得日產汽車成為日本第一家公布其國內工廠臨時停工的車企。
“說停工其實不準確。由于中國工廠零部件供應短缺,日產汽車位于日本的九州工廠將于2月14日和2月17日進行臨時產能調整。”2月12日,日產汽車中國相關負責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花都、大連工廠即將復工
據了解,2月15日、16日為日產汽車九州工廠的非工作日。該工廠年產能約為53萬輛,占日產汽車國內產量的一半,是其主力工廠之一,主要生產面向日本國內市場的Serena、X-Trail(奇駿)車型以及用于出口的SUV車型。
上述報道稱,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裝載零部件的船舶在中國的港口無法出港,供應鏈中斷開始波及日系車企在日本國內的生產。
“日產汽車會優先考慮中國員工安全。在充分遵守政府的統一安排下,考慮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以及供應商的情況,日產汽車準備最早在2月17日重啟中國花都工廠和大連工廠的生產,其他工廠的重啟時間會因工廠實際情況有異。公司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并根據情況作出更新。”上述日產汽車中國負責人表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日產汽車的窘境并非個例。隨著疫情蔓延,從中國采購零部件的其他車企也開始表現出對供應中斷的擔憂。本田汽車方面表示:“長此以往將對其產生影響,目前正在調查合作商的開工情況。”馬自達方面則表示:“目前對生產暫未產生影響,但公司將討論從其他地區進貨,以努力維持生產。”
不僅如此,還有更多的車企受到了零部件供應中斷的波及,韓國多家整車企業已被迫停工。此前,韓國現代汽車宣布,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導致零部件供應中斷,該公司將暫停在韓國的生產,這也使現代汽車成為全球首個受疫情影響供應鏈中斷而暫停在中國境外生產的大型汽車制造商。
緊接著,雙龍汽車、雷諾三星汽車、起亞汽車也宣布暫停部分生產線。據韓國媒體報道稱,韓國車企何時重啟生產取決于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配套工廠的復工時間。
戈恩陰影未散,裁員提上日程
事實上,眼下日產汽車不僅面臨著生產上的難題,“內外交困”似乎是對日產汽車此時最好的注解。即便已經以一場“驚天逃亡”成功到達黎巴嫩,并且召開了舉世矚目的發布會,戈恩對日產汽車的影響還遠未散去。
據媒體報道稱,當地時間2月12日,日產汽車在橫濱地方法院正式對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提起民事起訴,要求其賠償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4億元)。
在申請中,日產汽車控訴戈恩長期行為不當,包括非法支出公司資金、無償使用海外住宅以及私自使用公司的噴氣式飛機等,對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日產汽車方面表示,公司內部調查結果顯示,戈恩的不當行為所造成的實際損失超過了3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底以來,日產汽車的動蕩似乎一直沒有停下,這也讓日產汽車的業績受到拖累。據路透社報道,日產汽車或將迎來十年以來最差的季度業績表現,其2020年第一財季利潤或暴跌90%。不僅如此,此前,日產汽車將2019財年營業利潤預期下調三成至1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6億元),創下近11年來最低水平。
數據顯示,2019年,日產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約為517.6萬輛,同比下降8.4%。其中,中國市場累計銷售新車約117萬輛,占其整體銷量近四分之一的比重。
為了提振業績,在“兩年三換帥”之后,日產汽車提出了全球業務復興計劃。這項計劃包括裁員、市場及組織架構調整等多項內容。日產汽車預計,2023年前,將在全球范圍內削減10%產能,用以控制成本。
在業務復興計劃之中,首當其中的就是裁員。據了解,在2019年5月裁員4800人的基礎上,日產汽車的總裁員人數將超過1萬人,美國、歐洲、中國等市場均有涉及。此外,日產汽車還計劃在全球范圍內減少廣告和營銷支出,并關閉兩座工廠。
不過,日產汽車與雷諾集團的聯盟關系在緩和。今年2月初,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宣布達成全新框架協議,并表示將采取措施促進更有效的資源共享,幫助三家成員公司增強競爭力,提高業績。在市場區域方面,三家成員公司確立了在特定區域的標桿公司,聯盟在中國市場的標桿公司正是日產汽車。
這意味著,為日產汽車貢獻近25%銷量的中國市場對其而言極為關鍵。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日產汽車在中國市場中的銷量約為11.81萬輛,同比下降11.8%。對于銷量下滑的原因,日產汽車方面將其歸結為春節假期提前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
或許正是由于中國市場“牽一發而動全身”,日產汽車的復工之心才會如此迫切。那么,在順利開工、重啟生產之后,日產汽車是否能夠一挽頹勢、快速重回正軌?業內將對此持續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