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12 21:07:59
超級裝備制造企業揮舞起“魔法棒”,畫面超乎你的想象。
每經記者|陳嘉偉 每經編輯|師安鵬
寶馬摩托車,福特戰斗機,蘭博基尼拖拉機……
超級裝備制造企業揮舞起“魔法棒”,畫面超乎你的想象。
陜汽素來以重卡聞名,除民用領域穩居第一方陣之外,歷屆天安門大閱兵,陜汽軍車也是必備配置。
如今造個護目鏡,從技術層面來說,不過小case!
包括比亞迪,最近也開始造口罩了。
戰疫時期,這些挺身而出、花式轉產的大國重器,只要原材料保障充足,加上政府應急審批等環節的全力支持,再多“意外”也在意料之中!
當然,還有疫情結束之后,陜汽牌護目鏡、比亞迪牌口罩是否繼續生產?諸如此類的問題,相信大家和粉巷君(ID:nbdfxcj)同樣好奇。
2月6日,陜西省政府開了一場會議,專門討論防疫物資采購的事兒。
很多地方企業負責人列席,包括陜汽一把手袁宏明,其在會上主動請纓,承擔起醫用護目鏡生產制造的任務。
疫情當前,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多有呼吁,號召有條件的企業,積極轉產醫療防護物資。作為“省字號”,陜汽挺身而出,也是理所應當,責無旁貸!
臨時轉產防疫物資,實際上,全國各地均已涌現出一批案例。
就陜西來說,前不久,專業生產各類濕巾等無紡布制品的西安住邦,拿到了藥監局頒發的一次性醫用口罩注冊證和生產許可證,成為陜西首家取得批準的醫用口罩生產企業。
媒體報道稱,西安住邦如今日產口罩1.2萬片。
還有兩家醫藥上市公司,也臨危受命,分別轉產口罩及乙醇消毒液。
其中,延安必康(002411)8條口罩生產線正在改造,完全達產后,年生產量可達上億只。
盤龍藥業(002864)在獲得商洛市健康委員會頒發的《衛生許可證(臨時)》后,立刻投入75%乙醇消毒液。其公司董秘告訴粉巷君,目前第一批產品已經入庫,即將供給疫情防控一線。
相比之下,陜汽的轉產跨度,似乎大了一些。
不過仔細想一想,一輛重卡由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組成,其中陜汽自產的也不少。所以護目鏡而已,從模具、注塑到沖壓等工藝過程,對陜汽來說,不過是小case!
聽陜汽的朋友講,當天參加完省上的會之后,袁宏明回到公司,迅速召集技術、工藝、生產等部門帶頭人、技術骨干,開始著手研制……
不消兩日,陜汽牌護目鏡樣品便已成功出爐了。
如果說一點困難沒有,那也不現實。
畢竟是非常時期,員工到崗之外,還有一些場外因素,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掣肘。畢竟短期內轉產,面臨應急審批等環節,雖然有綠色通道,但相關審批的標準并未降低。
粉巷君最近和一些企業人士交流,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比如延安必康,由于擬建于江蘇的口罩生產線尚未落成,監管部門的現場檢查以及對產品的檢驗無法展開,公司稱仍存在江蘇藥監局審批方面的不確定性。
但是只要達標,監管部門的動作還是非常快的。
以陜西為例,1月28日,省藥監局啟動對西安住邦的應急審評審批程序。4天后,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兩證”便已送到公司手上。
陜汽護目鏡的審批更快,樣品于2月9日送達后,僅隔1天,便拿到了相關生產資質。
粉巷君聽說,“陜汽牌”護目鏡已開始批量生產,日產3000余只,由政府統一調配,用于防疫一線,暫無向市場投放的計劃。
邁過這一關,還有供應商的問題。
巧婦仍難為無米之炊!
此前,擁有大量口罩原材料的中國石化(600028),便苦于沒有口罩機,不得不通過微博喊話,尋求相關機器。
橫亙在陜汽面前的問題則是,防霧鏡片板材等原材料匱乏——非常時期,物流方面又多有掣肘。
據說陜汽目前正在緊急尋找供應商,政府也在極力協調,如若順利,其產能有望達到4000左右。
諸多企業紛紛轉產的當下,戰疫局面也迎來新進展。
除湖北省外,全國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已經連續8日下降。鐘南山院士預計,雖然疫情拐點還無法預測,但峰值應該在2月中下旬出現。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轉變!
待疫情終結,企業的生產經營,人們的日常生活,終將回歸正軌。
屆時,此番火線轉產的企業們,是“完成使命”呢,還是有其它考慮。
比如,借此機遇,切入醫療防護物資生產領域?
這個問題,公眾還是比較關注的。
當然,各家情況不同。
但有一點,監管發放的許可證,以短期居多,推動相關產業長期發展的效應尚不明顯。
盤龍藥業在相關公告中明確表示,公司獲得《衛生許可證(臨時)》的有效期,僅到此次陜西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結束。
陜汽方面也同樣表示,所獲審批僅為短期,但如果國家有需要,將會繼續生產。
據啟信寶數據顯示,以工商注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范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
不難看出,此番緊缺的口罩、護目鏡、消毒液等物資,生產門檻并不高,疫情過后,或難免市場飽和、利潤空間壓縮等現實問題。
但另一方面,此番疫情之后,政府、公眾等層面,對于防疫物資的戰略儲備,必然也會有新的考量,因此市場迎來新的局面也未可知。
不管怎么說,國家已送出定心丸: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防疫物資,全由政府兜底采購收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