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6 19:43:20
“每經牛眼”注意到,創業板今天的驚天一漲,創下了兩個階段性紀錄:一、創業板的盤中最高點位和收盤點位創出了自2016年12月13日以來3年零2個月的新高。二、繼2016年12月9日之后,創業板指的收盤點位時隔3年零2個月以來,重新站在了2000點之上。
每經記者 何劍嶺 每經編輯 吳永久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又是一根陽線!
自從A股節后開盤4天以來,各大指數已經連續收出4根陽線。以滬指為例,從最低點算起,累計反彈已經接近200點!單看這4根日K線,是不是恍然有“牛市”的感覺?
滬指近期日K線圖
不過,今日最大的熱點仍然是市場的先頭部隊:創業板!
創業板指繼昨日跳空大漲、回補2月3日的巨大向下跳空缺口“收復失地”之后,今日繼續依托10日均線強力拉升,在眾目睽睽之下一路上行,站在了2000點之上,收于2012.25點,漲幅3.74%,最高漲至2014.88點。
創業板指近期日K線圖
“每經牛眼”注意到,創業板今天的驚天一漲,創下了兩個階段性紀錄:
一、創業板的盤中最高點位和收盤點位創出了自2016年12月13日以來3年零2個月的新高。
二、繼2016年12月9日之后,創業板指的收盤點位時隔3年零2個月以來,重新站在了2000點之上。
怪不得有網友在論壇里驚呼:“創業板指快趕上滬指了!”
雖然這是句夸張的話,但是你對比一下兩者今日的收盤點位:2012.25 VS 2866.51,這800來點的差距還真有點“追趕”的味道。
對于創業板的強勢,國信證券表示:“可比口徑法下,創業板上市公司四季度凈利潤累計增速為63.2%,相比去年三季度顯著回升。從板塊的動態變化趨勢來看,在2018年四季度的財務‘大洗澡’后,創業板業績增速開始出現持續改善趨勢,并且2019四季度增速再度創下近幾年的新高。
我們認為2019年四季度創業業績增速的顯著改善確實存在低基數的因素,同時去年四季度單季凈利潤為負值表明商譽減值對凈利潤依然存在拖累,但我們認為有兩點變化值得投資者關注,一是拋開年底的資產減值不看,2019年前三季度創業板的利潤增速確實存在趨勢性的改善,二是從ROE(不存在基數問題)指標看,三季度開始創業板ROE亦出現了拐頭向上的跡象。”
而華安基金指出,2019年下半年以來,密集發布的多項政策推動了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首先,繼科創板后,創業板將成為下一個注冊制改革的領頭兵,進一步高效發揮資本市場的投融資功能。其次,在存量改革方面,再融資與并購重組政策大幅放寬并創新。
連續密集的改革紅利逐步釋放,更多科創型企業有望通過股市的直接融資渠道獲得更多資金投入研發和創新,實現產業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進一步引導經濟結構轉型。創業板已上市的頭部公司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融資經驗,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中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盈利模式,為即將上市的科創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而對于在今日同樣創出近2年新高的創業板50指數,華安基金認為原因有以下四點:
首先是創業板50指數是比較純粹的科技綜合指數。資料顯示,創業板50指數權重占比最高的行業為醫藥生物、電子、傳媒、電氣設備、計算機、通信等,科技相關產業占比超過90%,不含溫氏股份,科技屬性強,短期內受疫情影響較小,中長期投資價值高。其中,醫藥生物是第一大權重行業,占比29.6%。
其二是創業板50指數契合當前行情熱點。因為創業板50指數含生物醫藥行業股票8只,合計占指數權重28.4%;特斯拉概念股7只,合計占指數權重19.56%,其中寧德時代是該指數的第一大權重股,占比9.87%;網游概念股3只,合計占指數權重3.65%。特斯拉概念股中的寧德時代是該指數的第一大權重股,占比近10%。
第三是業績預披露顯示創業板50成份股業績顯著好轉。根據最新披露的2019年報業績預告,創業板50指數全年凈利潤累計增速7.2%,較三季報回升了7.8個百分點。但從增速的中位數看,創業板50年報增速中位數16.3%,高于創業板的14.8%。
最后是創業板50指數受到北上資金青睞。統計顯示,春節后3個交易日,北上資金累計流入創業板50指數的資金近30億元,占北向資金流向的10%。從北向資金持倉結構來看,創業板50指數的持倉占比不斷上升。
除了創業板,今日在消息面的三大利好也必須得引起重視:
首先是“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布。
2月5日下午17時,新華社受權發布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2020年兩大重點任務是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并提出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舉措。
今年的一號文件題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全文共5個部分,包括: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
據統計,這是2004年以來“一號文件”第17年連續聚焦“三農”領域。今日的盤面上,與農業相關的行業板塊已經“應聲而動”:
今日兩市各行業板塊漲幅排名
對此,華金證券對此點評道:“文件中‘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章節涉及農業生產的主要有“穩定糧食生產”和“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兩個部分。從二級市場農林牧漁行業層面,主要涉及種植種業、畜禽養殖和飼料動保等子行業。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生豬行業較高的業績能見度可能會重新獲得市場青睞,建議關注溫氏股份、唐人神等生豬養殖股超跌后的估值修復機會。”
華創證券則指出:“歷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出臺都是當年度農業領域最重要的政策導向,。文件指出生豬穩產保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我們建議后續重點關注生豬養殖產業鏈上的投資機會,包括具有生物安全防控、種源、管理效率等多重優勢的生豬養殖龍頭(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等);受益于生豬產能與供應逐步修復,以及自身產品、工藝、渠道等多維度持續升級的動保廠商(生物股份、中牧股份、普萊柯、瑞普生物等)。此外,建議關注受益于鼓勵種業自主創新、以及轉基因育種政策逐步放開的優質育種公司(大北農、隆平高科、登海種業、荃銀高科等)。”
其次是,中方對美75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減半。
據“新華視點”今日12點消息,為促進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約750億美元進口商品的加征關稅措施。自2020年2月14日13時01分起,2019年9月1日起已加征10%關稅的商品,加征稅率調整為5%;已加征5%關稅的商品,加征稅率調整為2.5%。
除上述措施外,其他對美加征關稅措施繼續按規定執行。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工作繼續開展。中方希望,雙方能夠遵守協議約定,努力落實好協議相關內容,增強市場信心,推動雙邊經貿關系發展,促進世界經濟增長。
圖片來源:新華視點微博
“每經牛眼”注意到,這一消息對持續反彈中的A股起到了正面的作用,午后兩市明顯拉升,漲幅擴大。
據新華社報道,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在前期針對疫情防控已出臺各方面措施的基礎上,再推出一批支持保供的財稅金融政策。自1月1日起暫采取以下措施:
○對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擴大產能購置設備允許稅前一次性扣除,全額退還這期間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
○對運輸防控重點物資和提供公共交通、生活服務、郵政快遞收入免征增值稅;
○對相關防疫藥品和醫療器械免收注冊費,加大對藥品和疫苗研發的支持;
○免征民航企業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
這其中比較受人關注的是第二項財稅政策,相關的交運物流行業板塊和快遞概念板塊上漲明顯:
交運物流行業板塊個股漲幅前十
快遞概念板塊個股漲幅前十
安信證券指出,疫情有望帶來網購活動增加,從而提振行業需求,同時行業短期處于產能恢復期,價格戰有望趨緩,行業競爭格局或向好發展;春節期間為行業淡季,疫情對業績沖擊相對有限,我們持續關注快遞返工進展。當前快遞板塊估值仍具備吸引力,重點推薦:順豐控股(直營快遞龍頭+高護城河)、韻達股份(精細化管理能力突出+業績持續高增長)、同時關注短期具備較大彈性的低市值快遞申通快遞與圓通速遞。
東北證券認為,疫情對2020年快遞行業影響呈中性,直營制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強。積極角度來看,為降低被感染風險,疫情導致消費者減少外出線下消費,將更多消費轉移至線上,消費由線下轉移至線上有利于增加快遞業務量。此外,疫情導致物流成本提升,快遞企業面臨成本上行壓力。而復工延后亦會削弱公司整體利潤。在疫情影響下,快遞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持中性判斷。在疫情這類突發性事件下,管理能力更強、員工穩定性更高、口碑和形象更佳的直營制快遞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強。推薦直營制運營模式及空運能力強的順豐控股,建議關注以電商件業務為主的韻達股份、圓通速遞和申通快遞。
國盛證券認為,回顧SARS對交運行業影響,本次疫情利空航空機場、利好快遞。快遞行業更具防御屬性,建議重點關注市場份額領先的中通快遞、韻達股份,綜合物流龍頭的順豐控股,關注管理提升的申通快遞、圓通速遞。物流板塊推薦密爾克衛,倉儲業務持續發力,并購優質倉儲資源,股權激勵彰顯信心。機場板塊方面,航空需求的下滑不影響機場對航空公司的定價與收費,非涉及武漢的航班航線大多維持正常運轉,由此帶來機場較好的業績穩定性,建議關注上海機場、首都機場、白云機場、深圳機場。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