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2 11:04:02
A股即將開盤,節后是否應當猛追“肺炎”概念股呢?板塊機會該如何把握呢?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葉峰
節前開始的肺炎疫情成為了全國關注的頭等大事,對資本市場的參與者有著切身的關系,隨著港股與A股的同步性不斷提高,1月29日開盤的港股市場或許直接成為了A股開盤后的預演。1月29日,恒生指數如預期一樣跳空低開,不過醫藥板塊成為了最大的亮點,在漲幅榜上排名靠前的都是醫藥相關股。在全世界都在關注肺炎疫情的時候,與疫情“作戰”的醫藥股自然被市場重視,其中港股標的中國醫療集團兩天暴漲18倍,成為了整個市場漲幅最大的個股。而A股即將開盤,節后是否應當猛追“肺炎”概念股呢?板塊機會該如何把握呢?
機會篇之(一):肺炎檢測試劑盒及疫苗
衛健委在1月20日發布公告稱,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如何確診在前期成為問題,尤其是前期診斷物資的緊缺,使得不少的患者沒有得到正式確診。而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不斷被研發出來并投向市場,確診病例越來越多。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多家上市公司發布消息稱,已經研發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也有公司表示,公司的產品已提交有關政府實驗室進行驗證。另外近期李蘭娟院士領導的杭州國家重點實驗室分離出了3株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株,這意味著我們離擁有疫苗又近了一步。
(1)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
華大基因:公司在1月22日在全景網互動平臺表示,華大基因下屬子公司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能夠有效提供給各級疾控部門和醫療機構檢測使用。華大基因稱,研發出試劑盒后,第一時間組織生產力量,產出更多的試劑盒以備疫情防控使用,目前試劑盒已有一定數量的發貨,產品敏感性好,疾病防控中心和臨床評價積極。
萬孚生物:公司控股子公司萬孚倍特1月20日宣布成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病原體多重核酸檢測卡,用于定性檢測鼻咽拭子、肺泡灌洗液和痰液樣本中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檢測組合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二版)指導設置,包含新型冠狀病毒及其他需要鑒別診斷的呼吸道病原體,結合萬孚倍特獨家專利的BoxArray全自動多重核酸檢測平臺,打造出全自動全封閉的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病原體多重核酸檢測模式。
達安基因:公司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已開發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ORF1ab)、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ORF1ab/N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上述產品僅供科研使用,對公司當前收入及利潤的影響較小。達安基因是以分子診斷技術為主導的,集臨床檢驗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全國連鎖醫學獨立實驗室臨床檢驗服務為一體的生物醫藥高科技企業。
科華生物: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頒發的一項《醫療器械注冊證》,涉及產品名稱為全自動PCR分析系統,產品用于人體樣本中的靶核酸(DNA/RNA)的定性、定量及熔解度檢測,包括致病性病原體核酸和人類基因等檢測相關的項目。新產品醫療器械注冊證的取得,豐富了公司產品線,將對公司發展具有正面影響。
(2)疫苗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研制到哪一步了?啥時候我們能用上?面對疫情,何時能夠打上疫苗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1月28日,李蘭娟院士領導的杭州國家重點實驗室分離出了3株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株,這意味著我們離擁有疫苗又近了一步。那么,我們離擁有疫苗還有多長時間?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1月28日公開表示,拿到疫苗株需要一個半月,然后還要通過鑒定部門的鑒定,通過國家一期、二期的驗證,得需要一個半月審批的過程,疫苗才能夠出來。1月29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官網發布文章顯示,武漢病毒所正著力進行病原鑒定、病毒溯源、病原檢測、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等研究,努力為一線防控治療提供重要資源儲備和科技支撐。而在A股公司中,不少疫苗公司或將首先受益;
智飛生物:公司積極關注傳染病流行趨勢,于2018年受讓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東呼吸綜合征疫苗(MERS 疫苗)并獲得獨占許可使用。MERS病毒與武漢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均屬冠狀病毒。市公司持續專注疫苗及生物制品研發、生產、銷售、推廣、配送及進口疫苗代理等,
華蘭生物:公司控股子公司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產四價流感疫苗可刺激機體產生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力, 預防流行性感冒,減少因流感引起肺炎的可能性。2019年公司三、四價流感疫苗合計批簽發1293萬件,市占率分別達到公司47%、46%,合計占比46%,處于流感疫苗絕對龍頭地位。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