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8 19:18:25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發布文件,提出在部分一流A類大學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部分基礎學科招生上開始試點“強基計劃”,并于2020年開始取消自主招生計劃。該文件對于高考學生的升學影響,有興趣的粉絲可以自行百度文件原文,這里我們談談它對資本市場的幾大影響。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大家好,我是錢研君,是達哥的好友。我不做研報的發布者,只做研報的淘金者。每周精選最火熱、最聚焦的行業研報,一邊學習,一邊淘金!今天登陸公眾號“道達號”,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留言!
免責聲明:本欄目的目的,是從行業前瞻去挖掘價值信息,整合最熱研報主要觀點,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不涉及操作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隨著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完畢,我們也即將迎來春節長假,這也是豬年錢研君最后一期欄目。
說到節前的行情,A股的板塊輪動真的太快了,不少朋友都在跟錢研君吐槽,每天市場確實熱鬧,但是想賺錢,很難。今天看到鋰電池火,第二天就熄火,一會看到轉基因概念發動第二波攻勢,但下一交易日又突然萎了!面對這樣的市場行情,錢研君總結一下,就是“雞肋行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辛苦一年到頭,既然春節要來臨了,錢研君也建議大家把緊繃的神經放松一下,這個時候該置辦年貨就置辦、該盡心團年就喝高興、該走訪親戚拜早年就抓緊步伐。對于市場熱點,有能力、時間、精力,就繼續把握;沒有的話,就做研究,為年后的鼠年行情打基礎!
題外話說完,錢研君先預告一個新春福利:
一直以來,錢研君主要從賣方研究員的研報為大家帶來前瞻行業分析。新春到來之際,錢研君最近研究了包括高毅資產馮柳等幾大王牌公私募基金經理,歸納總結了他們當前持股、投資邏輯以及投資心得,分享給粉絲朋友。該欄目旨在通過買方機構視角,窺探A股的投資脈絡。
如何獲取?保持關注公眾號“道達號”,火熱內容即將上線!
接下來,切入正題,本期欄目溫故知新,在去年11月9日文章《牛股就在你身邊!多只個股創新高!這個行業該重視了》的內容基礎上,今天重點聊聊教育新政策——“強基計劃”下的行業政策紅利!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發布文件,提出在部分一流A類大學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部分基礎學科招生上開始試點“強基計劃”,并于2020年開始取消自主招生計劃。“強基計劃”的核心目標是為我國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等挑戰培養儲備一批拔尖人才。
“強基計劃”提出,加入項目的學生培養將可能采取小班制、導師制,探索本-碩-博連貫培養。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國家各級實驗室和重大戰略項目,實現教研結合,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相關基礎學科的人才培養有望受益于此,為我國人才梯隊建設打下基礎,并實現國家、個人的共贏。
該文件對于高考學生的升學影響,有興趣的粉絲可以自行百度文件原文,這里我們談談它對資本市場的幾大影響。
首先,進一步明確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整體訴求。
我國教育事業的人才培養、選拔模式,從小學到大學、從民辦到公辦已經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深刻變革,以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對人才新的需要,提高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本次發布的改革方案,有助于資本市場進一步明確國家、社會對教育行業的定位、期待,把握未來的投資方向。
其次,公平性被進一步強調,科學性的提升探索起步。
高考作為高等教育人才選拔的主要方式,如何在保證其公平性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科學性,始終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日前,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繼續推進更多地區高考綜合改革,并且對加分項目、加分資格、加分應用范圍做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結合本次“強基計劃”先高考、后報名選拔的方式,國信證券認為政府在教育公平性上的重視正在逐步通過各項工作的推進得到體現。
再次,對K12培訓行業的業務發展方向可能產生影響。
高考改革中傳遞的對學生的要求,將可能對家長和學生在競賽、升學考試等內容的補習需求上發生一定變化。隨著高考加分項的限制趨嚴,國內K12培訓機構的產品線組合、產品打造、線上業務拓展等方面,可能會沿“升學要求變化——客戶需求變化——挖掘需求——供給變調整”的邏輯,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
一、教育消費的類剛需與逆周期屬性。教育本質上雖屬可選消費,但相比餐飲旅游,教育需求更加剛需。核心原因在于我國優質教育資源匱乏且區域上分布不均,競爭壓力從高考環節自上而下傳導(K12教培/民辦學校)。近年來隨著就業壓力的提高,職教培訓(特別是競爭性考試培訓,如公考、考研)需求明顯提升。并且教育受經濟波動的影響較小,具有逆周期屬性。
二、具有較強的定價權,龍頭公司具有持續的品牌競爭力。教育公司口碑和品牌影響力需要較長的時間,即使初創公司通過較高的獲客成本短期聚合大量流量,后續變現難度也較高。龍頭公司在教研(教學體系搭建、標準化、本地化)、師資(招聘、培訓、留存)乃至客觀數據(升學率、成績、就業情況)都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且難以一蹴而就,因此這些龍頭公司具有較強的定價權,及持續提價的能力。即使是缺乏客觀評價的細分領域,如早教,由于消費者和使用者的分離,消費者也會傾向口碑好、品牌優的選擇。
三、各細分領域滲透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中期無需擔憂生育率下滑的問題。早教的滲透率約12%,K12教培的參培率約50%(一二線城市60%+,三四線城市40%+),K12學校的民辦化率約1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約48%,滲透率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四、學費一般是預收賬款,再按照銷課情況確認收入,對于學校來說一般按照學期/學年收費,培訓機構根據新規收費周期小于等于3個月。另外,收費一般具有較強的可預測性,如12年一貫制民辦學校招生可大概率鎖定12年學費、民辦本科鎖定4年學費、民辦專科鎖定3年學費、優質K12教培機構具有較高的續班率。
五、增值稅免稅有望給教培機構帶來業績彈性。2019年11月2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到“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服務免征增值稅”。現階段根據營改增的政策規定,學歷教育服務已經執行免征增值稅;若增值稅法正式落地,從事非學歷教育服務的機構也有望享有這一待遇。中泰證券認為,服務產品具備較強競爭力、市場化定價的公司,有望從中受益。以中公教育為例,2018年收入62億元,目前適用的增值稅率為3%,若予以免除,含稅賣價不變的情況,收入端將提升3%,業績端提升10%以上。
從“強基計劃”推出來看,未來家長對于高考成績敏感度會繼續加強,教育培訓機構將長期受益此政策紅利。
目前,我國K12課外輔導市場呈金字塔狀,為“兩超多強”的競爭格局。據教育部門的摸排數據,2018年我國共有K12課外培訓機構超過40萬家,但年均營收超過百億的僅有新東方和好未來兩家,可做到全國性布局的培訓機構僅有10家。因而行業便存在著大量中小型非規模化的課外輔導機構,行業長尾效應明顯。
這無疑說明很多機構都有追趕的潛力,只要師資力量跟上,這個行業的蛋糕還有待進一步瓜分,競爭還不夠充分,潛力較大!
那么,A股市場到底有哪些重點公司值得關注,請看下面的淺析。
1、立思辰
這是一家語文培訓機構。去年收購中文未來剩余31%股權,目前100%持有中文未來。由于中高考改革帶動“大語文市場”升溫,作為重點布局語文市場的立思辰將打造語文素質+應試技巧相結合的產品,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中文未來在第二次并購后,承諾2019年~2021年度實現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3億元、1.69億元以及2.1億元。
2、紫光學大
公司主營業務是教育培訓業務,依托于學大教育的平臺,服務對象以國內K12范疇有課外輔導需求的學生為主,授課模式以“一對一”教學輔導為主。目前,學大教育以線下(實體)培訓機構為客戶提供專業化教育培訓業務,并積極探索、布局在線教育的業務模式。
3、科斯伍德
這也是靠并購轉型成K12教育培訓的。不得不說,這個行業“真香”,不少上市公司都來參與瓜分“蛋糕”!
科斯伍德收購的是龍門教育,不過市場份額很少,但就是因為收購龍門教育,不到兩個月時間,科斯伍德股價漲幅超過50%。據介紹,龍門教育立足于滿足中高考學生獲得個體提高的需求,面向中高考學生,以主要課程的面授培訓以及支持課程的相關輔助軟件產品為基礎,向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培訓服務。
4、中公教育
職教培訓龍頭,品牌卓越、研發實力突出、拓展賽道能力強、渠道布局完善,截至目前已經在全國建立超過1000家網點,規模效應顯著。2020年國考招錄人數大幅反彈、考研人數持續攀升,中公教育作為行業龍頭有望持續受益,此外教師、IT序列延續高速增長,事業單位序列回暖向好。網點迅速擴張、學習基地建設有望打開產能、提升效能。
風險提示:
1、教育行業政策變動的風險,教育政策變動或對公司實際經營和細分板塊投資邏輯產生較大的影響;
2、教育監管加強趨勢下,企業成本端面臨提升壓力;
3、政策的落地和影響傳導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
本期錢瞻研報的研報精選如下:
中泰證券:從升學和投資兩個維度探討教育部“強基計劃”
國信證券:教育部推出“強基計劃”,2020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
中泰證券:社服&教育2020年投資策略:見龍在田
東吳證券:在線K12教育企業密集證券化背后的比較及展望
天風證券:科斯伍德:收購龍門教育剩余股權,全面戰略轉型教育產業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