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0 18:32:49
印度外賣Zomato今日公布此前與螞蟻金服的戰略投資結果,再獲后者1.5億美元投資。記者注意到,不少中資頭部創投機構已經重金布局印度市場。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日(1月10日),印度外賣Zomato公布此前與螞蟻金服的戰略投資結果,再獲后者1.5億美元投資,投后估值達到30億美元。
有市場消息稱,該1.5億美元融資為公司新一輪5億美金融資計劃的一部分,或在未來兩個月內完成。
獲客補貼戰術下的資本助力讓印度外賣平臺的巨頭之爭日趨白熱化,而中資創投絕非緊盯這一塊蛋糕,包括騰訊、順為資本、復星銳正資本在內的多家機構,均已在印度各關鍵賽道布局。
印度的外賣生意雖未及中國市場的風生水起,但在經營模式上卻大同小異,即靠“補貼”消耗競爭對手,占領市場主導地位。但這并不容易,已有餐館從各大平臺退出的先例。
去年,印度喀拉拉邦的一些餐館就曾宣布,將于12月開始不再接受Zomato、Swiggy、UberEats、Foodpanda等外賣平臺的訂單,相關協會甚至掛出“抵制”的字眼來回應傭金抽成的不合理性。
公開資料顯示,印度的商家抵制外賣平臺的原因也是因為外賣平臺對他們的抽傭(扣點)很高——Uber Eats和Swiggy會收取33%的傭金,Zomato則會收22%左右。如此高額的抽傭,令他們完全沒有賺頭。
而相比于國內市場,美團外賣、餓了么等大平臺也會有類似操作,但會以“滿減”的形式回饋部分給商家和消費者。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平臺方要有足夠的資金去做這件事。而時下的印度外賣平臺,似乎正走在“燒錢”的路上,因為B端和C端都惹不起。
1月10日,Zomato的新一輪融資計劃初見端倪,企業公開了與螞蟻金服的戰略投資合作結果,后者斥資1.5億美元投資,投后估值可達30億美元。據了解,此前Zomato的估值為20億美元。有市場消息透露,該1.5億美元投資為公司5億美元融資輪的一部分,其余融資或將于未來兩個月內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線食品派送和餐廳點評平臺的競爭已趨于白熱化,兩大巨頭中的另一家是被冠以玩人工智能黑科技的Swiggy。而在占領市場這件事上,兩家的較量并未結束。
有分析指出,最新一筆融資將助力Zomato與對抗競爭對手Swiggy。后者曾于2017年獲得10億美元融資,由現有投資者Naspers領投,騰訊、高瓴資本以及威靈頓資產管理公司參投。
事實上,外賣服務難做早已在其他入局者的相關動作中體現了出來。去年12月中旬,美國網約車巨頭優步把在印度的外賣業務UberEats以4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Zomato,此舉被外界看做是優步剝離虧損業務的無奈之舉,畢竟這是個“燒錢”的營生,就連Zomato也在負重前行。
監管文件顯示,2019財年,Zomato營業收入139.7億盧比,虧損100.1億盧比,其中大部分虧損消耗在營銷上。而Uber的市值也備受拖累,相比上市前估值高達1000億美元,如今已不到580億美元(截至1月10日)。
也因如此,Zomato明顯加大了雙線甚至多線發展的力度,開始在其他業務甚至海外并購方面進行開拓,如打造共享云廚房和視頻直播平臺。但同樣,其他巨頭如Swiggy也在多條腿走路,或許兩家仍在為最后的“絕殺”而蓄力,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中資機構絕對是這場戰役中的主力。
僅Swiggy和Zomato在外賣市場上的融資規模就已經超過20億美金,而其背后騰訊和阿里的陸續站臺也讓這波印度外賣巨頭之爭的演繹像極了中國當年的滴滴(早期騰訊投資)、快滴(早期阿里投資)資本之戰。
盡管分屬不同行業,但囿于Swiggy和Zomato在搶占市場的過程中也要通過折扣讓利來進行,騰訊和阿里似乎成了領航者,即給予資金還擁有戰斗經驗——騰訊系資本強勢投資Swiggy,而阿里系則在賭后者。
記者發現,兩家巨頭的融資動作十分頻繁且交替出現。如2018年10月15日,Zomato剛剛收獲來自螞蟻金服的2.1億美元后期投資,Swiggy緊接著在10月19日就公布完成了來自Naspers領投,以及騰訊跟投的9億美元后期融資;隨后,Swiggy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就再次收獲來自Naspers領投,以及騰訊、美團等企業跟投的10億美元融資,而Zomato則在2019年祭出4項融資大案,超過8億美元,倘若其本次5億美元融資全部敲定,兩者則將再次在近兩年的融資大戰中打平。
分析人士指出,“互聯網+外賣”的蓬勃發展需要流量和產能齊發力,否則就會落入“燒錢”的困局。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彭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相對于國內中層白領的平臺用戶,印度能聚攏多少穩定的流量是個疑問,“畢竟處于經濟復蘇的時期,消費者的購買力和接受程度有多大,將成為平臺持續經營的決定因素”。他指出,資本投入之后的退出要建立在模式證實的盈利基礎之上,倘若持續虧損則不利于企業和投資人的利益。
當然,對于投資印度這件事,彭澎表示,“此前已有海外投資者從印度撤資的消息。東南亞的經濟環境有待提振,同樣給予投資人淘金機遇。因此,具備孵化前景的項目此時入局也說得過去。”
可見,除了在明星項目上抱團,投資人對市場的低吸機遇仍是前赴后繼的態度。以阿里系為例,在印度的投資就已涉及衣食住行各個方面——Paytm作為支付平臺就是典型例子;此外,還包括本地電商BigBasket以及外賣平臺Zomato;其另外的重要投資包括電商物流公司Xpressbees。
騰訊投資了一系列印度初創企業,包括Times Internet旗下的音樂流媒體程序Gaana、打車服務Ola、教育服務平臺Byju's、B2B電商Udaan和數字賬本金融服務Khatabook。
此外,包括順為資本、源碼資本、復興銳正資本、梅花創投等投資機構成功投資印度公司,成為投資機構成功“出海”印度的典范。公開資料顯示,順為資本至今投資了Meesho、Mech Mocha、Pratilipi、KrazyBee、ShareChat 、Akulaku等創業公司;復興銳正還組織了印度項目的路演,ixigo、Maingames、TVF、MiniJoy等多家企業均在其組織的路演中展示。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