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9 20:03:00
每經記者 張曉慶 每經編輯 魏官紅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以多種方式走向海外,參與到全球競爭。目前,在全球手機銷量榜中,華為、小米等位居前列;近年來,李寧、波司登等服裝品牌紛紛亮相紐約時裝周;2019年,抖音多次登上多個國家當地蘋果應用商店總榜的首位……
1月8日,里斯戰略定位咨詢全球主席勞拉·里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笑稱,自己的兩個兒子也十分癡迷抖音(Tik Tok)。“抖音出海做得很成功,不僅是因為在業務上做到了細分、聚焦,而且它面向全球市場取的名字Tik Tok也發揮了作用。”
在勞拉看來,雖然中國有很多大型公司,但是在全球市場,仍缺乏知名的中國品牌。“中國企業在出海時,最關鍵的是要把品牌策略做對,其中一個核心問題便是品牌名。很多公司把自己的名字用拼音音譯出來作為全球的品牌名。但根據定位理論,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從語言的角度來講,中文有自己獨特的發音,對于外國人來說是完全聽不懂的,因此意義不大。”
里斯戰略全球主席勞拉·里斯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勞拉建議,中國品牌在執行全球化戰略時,應該給自己起第二個全球名字。比方說“中國”和“China”,在中國叫“中國”,在國際上則是”China”。“實際上,這是中國企業的一個優勢,第二個全球名字既能讓外國人聽得懂,也不會與中文名字混淆,干擾中國市場。”勞拉表示。
此外,勞拉認為,20世紀還是一個單一品牌的世紀,比如GE旗下各種產品都被冠以GE這個品牌。但21世紀將會是多品牌公司的時代,一個公司會有多個品牌名,不同品類的產品應該起不同的品牌名。舉例來說,蘋果公司旗下不同的產品都有不同的品牌名,比如iPod、iPhone和iPad。
里斯戰略定位咨詢全球CEO張云認為,市場越大越需要聚焦單品,而面對全球市場時,更要聚焦一個戰略性市場。“在這個超級信息時代,一個品牌要真正進入心智,難度越來越大。很多企業贏了事實,但輸了認知。我們認為,21世紀企業兩個大的定位,一是打造全球品牌;第二大機會在于品類創新。”張云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