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8 22:28:55
2020年1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對朱一棟、趙卓權、余亮等7名責任人員市場禁入的決定書。其中對朱一棟、趙卓權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余亮采取十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徐銘、張敏、李木松、王源采取三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私募行業的2019年是不平靜的一年,“跑路潮”此起彼伏,涉案金額超100億元的大案也不在少數。而影響最大的一起可能要算是阜興系旗下私募機構募集本金365.65億元被挪用一案。在這起大案背后,卻是一群80后在搗鼓。近期涉及該案的人員也有了處罰結果,
2020年1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對朱一棟、趙卓權、余亮等7名責任人員市場禁入的決定書。其中對朱一棟、趙卓權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余亮采取十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徐銘、張敏、李木松、王源采取三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記者了解到,阜興系旗下私募機構發行并備案的私募基金產品共計160只,累計募集本金368.45億元,私募基金產品約定的主要投資領域為合伙企業合伙份額、股權類、債權、項目收益權等,但其中有365.65億元被私募機構挪用。
證監會市場禁入決定書顯示,朱一棟、趙卓權通過阜興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上海源岑投資等持有或委托趙某、唐某等具有親屬、朋友、老鄉關系的人員或公司員工代持股份的方式,實際持有上海意隆等四家私募公司的股權。阜興系私募機構在阜興集團統一管理、協調下實行一體化運營,朱一棟和趙卓權總攬全局,尋找項目或提出融資需求,向下傳達產品發行的需求和計劃、商定產品銷售政策等,指示阜興集團資金部統一把產品募集所得資金歸集至資金池進行集中調撥。
之后,朱一棟、趙卓權等人安排阜興集團總裁辦和行政部工作人員使用公司員工、親友的身份證注冊大量公司,朱一棟、趙卓權等人實際控制的關聯企業達365家(包括阜興集團以及已注銷、吊銷的相關公司),其中多為無實際業務的殼公司。阜興系私募機構發行并完成備案的160個產品的約定投向集中于富建集團有限公司等43家阜興系關聯公司的股權、股權收益權、債權、經營收益權及其他資產,涉及金額361.91億元,占全部投向金額的98.90%。
市場禁入決定書同時顯示,阜興系私募機構發行基金產品募集資金,其中絕大部分產品資金在募集后未按照產品設計投向約定用途使用,而是在轉入約定投資標的賬戶后不久,即通過阜興集團關聯企業或關聯個人賬戶多次過橋后,匯入阜興集團控制的“資金池”賬戶,由朱一棟、趙卓權在阜興集團層面統一調度使用,主要用途包括兌付基金及償還財通證券資管產品本息、歸還信托及銀行債務本息、各類資產或股權購買、償付被重組公司債務、二級市場股票操縱、提成獎勵、個人揮霍、日常費用等。
據統計,阜興系私募160只產品累計募集本金368.45億元,其中資金總額的99.37%未按約定用途使用,屬于挪用基金財產,挪用金額合計365.65億元。其中部分資金被朱一棟等人用于提成獎勵、個人揮霍,用于提成傭金的金額為6.04億元,用于個人揮霍的金額為0.65億元,構成侵占基金財產,侵占金額為6.69億元。
記者注意到,這樣一樁涉及挪用365億元的資本大案中,背后的“黑手”都是一群80后,其中朱一棟1982年2月出生,趙卓權1982年9月出生,余亮1982年1月出生,徐銘1987年1月出生,張敏1980年5月出生,李木松1986年11月出生,王源1981年2月出生。
市場禁入決定書顯示,阜興系私募機構募集資金與阜興集團其它融資渠道資金混同,統一由阜興集團資金部按照朱一棟、趙卓權的指令調撥使用。
阜興系私募機構產品募集資金從托管賬戶轉入約定投資標的賬戶后,主要通過阜興系關聯公司及阜興集團實際控制的關聯自然人賬戶進行調度劃撥。阜興系私募機構發行并完成備案的私募基金募集資金在從托管行轉入約定投向賬戶后,會在短時間內被迅速轉移,多次轉移后募集資金被轉入多個“資金池”賬戶供朱一棟、趙卓權及阜興集團根據需要劃撥使用。
阜興系私募機構還存在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宣傳推介私募產品,部分基金銷售人員在趙卓權、余亮等人的授意下通過盲打電話、盲發短信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私募產品,部分基金銷售人員向客戶要求將產品轉介紹給其他親友等違法行為。
另外,阜興系私募為了吸引投資者投資,還具有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及最低收益的違法行為。首先是在產品設計環節,產品推介文件中包含大量保證函、流動性支持函、股份回購等變相承諾保本保收益的內容。其次是在產品宣傳環節存在誘導性宣傳行為。第三是產品兌付環節,朱一棟、趙卓權指示阜興集團資金部及上海郁泰完全按照產品預期收益率兌付而未考慮產品的實際盈虧情況。
證監會認為,朱一棟、趙卓權作為阜興系私募機構實際控制人,阜興集團董事長、總裁,實際控制阜興系私募機構的經營管理,是阜興系私募機構違法行為的組織、策劃和領導者,應當認定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余亮、王源等人作為阜興系私募機構的主要負責人,直接參與私募機構的經營和決策;李木松、徐銘、張敏等人作為阜興系私募機構的主要管理人員,參與實施相關違法行為。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朱一棟、趙卓權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余亮采取十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徐銘、張敏、李木松、王源采取三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去年除了阜興系這種實控人失聯的事件之外,還有很多私募被立案調查,對于投資者來說應該如何遠離這種陷阱呢?他表示,首先要看私募基金管理人是否合規,公司是否備案,去基金業協會一查便知;其次要看該私募的信用情況,被列入異常經營名錄的、嚴重失信的私募可以直接不予考慮;第三是要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雖然備案了,但旗下的產品未必全部備案。第四是承諾保本保收益的要警惕,門檻太低的也要注意,正規的私募產品至少是100萬元起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