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28 11:28:27
每經記者 陳嘉偉 每經編輯 畢華章
12月27日晚間,*ST中絨(000982,SZ)公告披露,公司收到銀川中院的《民事裁定書》,確認《寧夏中銀絨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以下簡稱“重整計劃”)執行完畢。
公司表示,經初步測算,本次重整將對2019年度期末凈資產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公司2019年度的期末凈資產將由負轉正。
控股股東變更為恒天金石
2018年4月以來,*ST中絨多次因債務糾紛被債權人起訴,逐漸陷入債務危機,于當年11月被債權人申請進行重整。
按照《重整計劃》,*ST中絨擬轉增約24.57億股,其中管理人擬通過競價方式,處置公司約9.81億股轉增股票,其余約14.76億股用于根據本重整計劃的規定抵償債務和支付重整費用。
而在競買上述9.81億股轉增股票時,競買人還需承諾,以不低于10億元的價格,承接公司待處置資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8月,管理人啟動了上述待處置資產的公開拍賣。但五輪拍賣均流拍,最近一次起拍價即為10億元。
12月3日,由恒天金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天金石)和北京中商華通科貿有限公司等八方組成的聯合體成功競買,并當場簽訂了《成交確認書》,總成交價為20.5億元。
公告顯示,截止12月15日,聯合體已向管理人繳納12億元競買款項。
按照重整計劃規定,這些款項將會優先用于支付重整費用和清償各類債務,而支付重整費用和清償各類債務,也是重整計劃被裁定為執行完畢的必要條件。
今年12月26日,銀川中院裁定重整計劃執行完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重整計劃的執行,也讓*ST中絨的控股股東發生變更。
公告顯示,《重整方案》實施后,上市公司總股本增至42.62億股。
在恒天金石受讓轉增股票前,恒天金石通過旗下恒天聚信(深圳)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和恒天嘉業(深圳)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合計持有*ST中絨3.94億股股票,已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而此次競買成功后,恒天金石將合計持有上市公司5.65億股股份,占比13.27%,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而該公司原控股股東,中絨集團持有中銀絨業26.68%的股權,則被稀釋為11.30%,目前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ST中絨將回歸羊絨主業
此次重整,讓*ST中絨的財務狀況得到改善。
該公司表示,經初步測算,本次重整將對2019年度期末凈資產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公司2019年度的期末凈資產將由負轉正。
這也給*ST中絨重新回歸羊絨主業帶來新的機會。
該公司官網顯示,*ST中絨成立于1998年9月,主營羊絨及羊絨制成品的生產及國內外銷售,是目前全球最大最優的羊絨制品生產商,羊絨原料收購量位于世界第一,羊絨紗線與制品出口量位居國內第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由于羊絨屬稀缺資源,羊絨紡織行業存在規模瓶頸,因此該公司2013年啟動戰略轉型,橫向發展羊毛、亞麻等高端天然纖維紡織業務。后續更增加了混紡紡紗、針織、服裝服飾等系列產品。
不過,諸多措施并未取得顯著成效。
2015年和2016年,*ST中絨凈利潤分別虧損8.74億元和10.6億元。2017年度,因獲得政府6.45 億元巨額補助,才勉強保殼。
2018年債務危機爆發,該公司流失優衣庫等大客戶,生產經營陷于困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經營遇挫時,*ST中絨還曾計劃通過收購通信設備公司股權,轉型云計算及綜合服務業務,不過最終未能成行。
而此次重整計劃中,按照管理人制定的經營方案,*ST中絨未來經營將以回歸羊絨主業為戰略支點。在完成資產剝離后,成為一家為羊絨紡織產業提供供應鏈服務的輕資產運營上市公司,控制原絨供應,并著力打造高端羊絨原料、紗線和面料品牌。
其中,近期經營計劃為剝離低效資產,引入戰略投資者,主要以控制原絨供應、圍繞羊絨相關產品貿易展開。中遠期經營計劃為從原料、紗線和面料著手打造高端品牌,以達到擴展業務規模、增厚經營利潤的經營目的。
不過此次回歸,能否克服羊絨資源稀缺及規模受限的瓶頸,仍是一個未知之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