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9-11-26 10:36:38
最近兩三個交易日,基金持股占流通市值較大,年內漲幅居前的科技、醫療等熱點板塊連續下跌,部分代表個股如匯頂科技、我武生物、藍思科技、圣邦股份等持續遭遇資金拋售。
圖片來源:攝圖網
年內風光無限的基金“抱團股”出現籌碼松動跡象。最近兩三個交易日,基金持股占流通市值較大,年內漲幅居前的科技、醫療等熱點板塊連續下跌,部分代表個股如匯頂科技、我武生物、藍思科技、圣邦股份等持續遭遇資金拋售。
“此前基金籌碼過于集中,市場出現局部過熱現象,在年末行情大概率走弱的預期下,基金為了保排名提前兌現收益,不得不拋售一些籌碼。”滬上某受訪基金經理的表述頗具代表性,即便是組合中長線看好的個股,最近也進行了減倉。他擔心:“不提前兌現收益就會遭到‘踩踏’。”
龍虎榜顯示,就近期跌幅較大的公司而言,機構拋售的動力較強。以我武生物為例,11月22日該股龍虎榜顯示,賣出前五名均為機構席位,此外,圣邦股份、大博醫療均出現了類似現象。
在上述基金經理看來,公募基金進行業績排名的考核機制下,部分有業績支撐的“抱團股”遭遇大跌并非完全是因為價格過高。
“當前,基金經理面臨著估值方法的變化,由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向DDM(股利貼現模型)轉換。從企業未來現金流的角度看,可以看到很多所謂的核心資產,可能短期吸引力不夠,但長期空間還很大。”
睿遠基金陳光明認為,從估值的角度看,上述核心資產雖然長期看來沒有什么大問題,但已經很難獲得超額收益,需要做出一些不同于市場的前瞻判斷。
“過去追求又好又便宜,現在一流公司已經是一流價格,甚至有些公司已經存在一些溢價。在此基礎上,想要取得超額收益,需要做出一些不同于市場的前瞻性判斷。”陳光明表示。
種種跡象表明,機構低配板塊已重新進入機構視野,基本面的邊際改善成為機構買入的理由。
從盤面看,上周游戲板塊集體暴漲,昨日地產、鋼鐵、建材等周期板塊異動,其中機構均有參與,而這些此前被機構低配的行業均成為調倉換股的重點關注行業。
南方某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表示,目前市場對宏觀經濟的預期較低,年內“順周期”板塊表現均較不理想,但未來只要經濟下行速度略好于預期,或者政策進行超預期的逆周期調節,包括基建、汽車等周期性板塊都將出現機會。
陳光明則認為,明年可能出現超額收益的地方包括:一是持續超預期的一流公司,業績的增長反映到股價的增長順理成章;二是短期承壓導致估值便宜的優秀公司;三是有二流價格的準一流公司。
不過,他同時強調,在個股選擇上還是要以基本面為錨,在存量經濟、行業集中的大背景下,頭部公司依然是關注的重點。他提醒,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不處于細分行業前三位的公司可能風險系數還是較大,各行業基本都在演繹“強者恒強”。
也有私募人士認為,目前處于低位的板塊個股,未必在明年就會有亮眼表現。如果經濟下行超預期,機構還是會重新抱團業績確定性較高的個股及板塊。因此,板塊輪動現象未必會出現。
可以得到部分印證的是,就在“白龍馬”連續遭遇基金拋售之際,北向資金卻堅定入場撿籌碼,體現了不同性質的資金投資行為之間的差異。以我武生物為例,11月22日當天,就在機構集中拋售1.08億元時,北向資金通過深港通專用賬戶,買入凈額達1861.29萬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