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6 19:21:53
今天,大盤下跌,不過幸好還有銀行板塊在支撐,不然大盤跌幅更大。對于操作,達哥認為,還是相對謹慎一些比較好。現在大家的心態是,既不想跌,但又不敢大舉做多,只想等別人來抬轎子。此外,還有兩個交易日就是國慶假期了,可能觀望氛圍還會有所延續。既然如此,那就等節后再說。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今天,兩市差不多有上百只個股跌停,好多人都在說:“跌哭了”。滬指下跌26.34點,以2929.09點報收,跌幅為0.89%;創業板跌幅更大,創業板指數下跌2.92%。此外,科創板全線大跌,共有6只個股跌幅超過10%。
這兩天的行情,確實讓人感覺有些難受,不過今天幸好還有一個權重板塊在支撐,不然大盤跌幅更大。
昨天滬指回補了9月5日的缺口,雖然滬指跌幅比昨天小,但今天跌幅較大的個股更多。
早上還略有反彈,但很快就熄火,豬肉、飼料等農業類個股率先下跌。接下來,科技股的下跌,拉開了調整的序幕。跌停個股數量的大幅增加,這是讓市場感到最擔憂的。
昨天,滬深兩市有近20只非ST個股跌停,已經讓人有些不安了。但今天,約有百只個股跌停,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要知道,就在一個多月前,市場各方還在積極做多,大盤從2733點開始強勁反彈,好不容易重新收復了3000點,但現在,就要快到2900點了。這樣的行情,讓天天寫股評文章的達哥很難受。
今天和一個朋友聊天,朋友也感到很無奈,此前好不容易在科技股上賺了一些錢,盈利是十多個點,結果只用了兩天,利潤差不多就要全部還給市場了。
確實,近期的行情,大家都比較難操作。有些人是選不好股,把握不住熱點;有些人是選好了股,但守不住利潤。
面對這位朋友,達哥也只能耐心安慰一番,只要是好股票、好公司,遲早是要起來的;這些好公司、好股票,現在跌下去了,其實也給了很多沒有“上車”的人重新買票的機會。
以前不是經常有人說,要珍惜2900點之下的市場機會,因為在2900點之下,你有更多機會買到廉價的籌碼。所以,現在我們眼光還是要放長遠一些,短線的反復在所難免,但是長期來看,我們不應該悲觀。
今天,創業板跌幅較大,科創板跌幅更大。而滬指跌幅不到1%,算是相對較強的了。如果你再看上證50指數,今天大部分時間都是上漲的,只是最后階段才翻綠,最后只跌了0.96點,跌幅為0.03%。
上證50指數能夠如此強勁,最重要的原因,無疑是銀行股表現出了抗跌的一面。
今天,主要銀行股中,除了平安銀行下跌0.25%外,其他銀行股全線飄紅。寧波銀行、常熟銀行漲幅超過5%,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大型銀行股的漲幅都超過1%。
銀行股大漲,有消息面的因素。
9月26日,財政部官網信息顯示,為適應金融體制深化改革發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強金融企業財務管理,財政部對《金融企業財務規則》進行了修訂,形成了《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征求意見稿)》。與現行規定相比,增加了預算管理、資本金管理、投資管理、考核與評價等,并對原有內容也都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尤其是為真實反映金融企業經營成果,防止金融企業利用準備金調節利潤,對于大幅超提準備金予以規范等內容引發市場極大關注。
此前,確實有部分金融機構為了調節利潤,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的抬高撥備覆蓋率的行為。如果按照《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征求意見稿)》,這樣的行為將會受到約束,簡單說,就是不得再隱藏利潤了。未來,銀行類上市公司可能會釋放更多利潤出來,這無疑使得銀行股對大機構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加。
而在前期的行情中,銀行股普遍表現溫和,只有平安銀行在海外資金不斷買入的推動下,走勢比較獨立。而今天,銀行股無疑成為支撐大盤的一大重要因素。
銀行股,可以說是遇到了突發利好。明天,這個有利于市場的因素可能還會進一步發酵。畢竟,這個利好消息,直接影響的是對指數影響最大的板塊——銀行股板塊。同時,其他很多個股,短期跌幅也已經不小。所以,明天大盤是否會出現報復性反彈,還是值得期待的。
不過,操作上還是相對謹慎一些比較好。現在大家的心態是,既不想跌,但又不敢大舉做多,只想等別人來抬轎子。
此外,還有兩個交易日就是國慶假期了,可能觀望氛圍還會有所延續。既然如此,那就等節后再說。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19年9月26日
今日倉位:六成
明日倉位計劃:六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