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9 15:06:04
每經記者 香菱 任伯懿 每經編輯 師安鵬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入秋后,漫步浐灞生態區,楊柳輕拂,湖波蕩漾,空氣中包裹著濕潤和清爽。
抬眼望去,永久落戶的歐亞經濟論壇會址,沿河修建的世博園,造型現代的絲路國際會展中心,是西安對外交流的窗口。
時間往前推15年,很難想象,浐河、灞河兩岸曾經荒草遍布,挖沙留下的一個個沙坑,是河岸邊去不掉的傷疤。
短短十數年,浐灞完成了一次華麗轉身。
從2004年9月9日,西安市浐灞河綜合治理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開始,浐灞的變化就記入了西安的歷史。
15年,是一個節點,當我們決心去回溯浐灞生態區創立這15年的歷史,發現有些東西一直在變,有些東西卻從未改變……
01
2005年初,那時的廣運潭污染嚴重,河道內滿是淤沙。
一位當年剛畢業就在浐灞工作的年輕人回憶,“河道內就是荒沙灘,雜草荒草比人還高,單位旁邊是破敗的獼猴桃地和葡萄園。”
后來管委會組織350多人,冒著大雨,對新老河堤之間的非法砂石場進行取締,幾次大規模清理和整治后,河道環境逐漸恢復,開始植樹種草。
這是浐灞河管委會組建后,開工的第一個重點項目,昔日“楊柳依依、綠波蕩漾”的景象初步顯現。
之后便是轟轟烈烈的十多年。
如今,這里已經建成西安世博園、浐灞國家濕地公園、桃花潭公園、廣運潭公園等6個大型生態公園。漫步在浐灞生態區,眼底盡是波瀾壯闊的水面和曲曲折折的柳堤,空氣濕潤。
▲ 圖片來源:浐灞生態區官微
短短15年,浐灞經過“傷筋動骨”的整治,從“生態災區”走向了“生態區”,也使浐灞成為了西安建設“生態城市”的樣本。
但浐灞并未止步于此,在宏觀的生態水系風情之上,開始細描潤色。今年3月,整個區域開始打造“口袋公園”,在現有的6大生態公園基礎上,再提高綠化面積。
如今,街頭巷角的精致花園,成為浐灞的匠心之作。
除此之外,浐灞還將在桃花潭內建設全民健身園項目。老人、小孩在機械區鍛煉,成人下班后“健康跑”,生態文明的建設融入日常生活。
傍晚,一位大爺帶著孫子在灞河的親水步道上散步,“我在浐灞生活了十多年,現在浐灞的空氣質量越來越好,綠化也增多了,走到哪里都心情舒暢。”
這些年,人們感受最深的變化,就是浐灞的環境。
02
生態肌底的支撐下,浐灞的產業格局逐漸形成。
2005年,最轟動的新聞之一,莫過于“‘歐亞經濟論壇’在西安成功舉辦,永久性會址在浐灞生態區隆重奠基”。
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盛大開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累計接待游客突破1500萬人次,刷新了歷屆世園會入園總人數記錄。
這兩項活動讓浐灞驚艷亮相于世人面前,充分展示了其在會展產業方面的強勁勢能。
不可否認的是,浐灞“大水大綠”的生態環境,對會議會展、文化旅游、金融商貿等產業有著獨特的吸引力,使得浐灞后發之勢愈加明顯。
比如,2013年,外交部同意西安領事館區設立于此;2018年,世界文化旅游大會峰會永久會址落戶浐灞;今年6月,西安絲路國際會展中心主體竣工;今年7月,陜西歷史博物館新館地址選定于世博園內。
▲ 圖片來源:浐灞生態區官微
短短15年,浐灞從產業發展缺乏亮點的偏遠區域,變成吸引眾多優勢項目落地的生態區,最終成為了西安對外交流的窗口。
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是,產業聚集效應開始顯現,國內外一流企業紛紛前來投資。比如,亞馬遜云計算創業中心落戶,為“雙創”企業提供技術培訓;騰訊斥資160億元,建設雙創小鎮;攜程集團西安公司、京東無人業務區域總部等多家重磅企業落子浐灞……
資本大佬諸多動作的背后,看中的正是浐灞優美的生態環境、合理的產業布局和無限的未來潛能。
回想當初,浐灞定下的“生態立區、產業興城”戰略目標,現在看來,在產業布局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這一目標觸手可及。
環境在變,產業也在變,當年無人問津的市郊,儼然成為焦點。
03
天然的生態環境是浐灞獨一無二的特色,更是令其他區域艷羨的發展機遇。
它對會展、文旅、金融等產業的促進只是一個方面,最為重要的是,重新描摹了城市建設的樣貌。
相比城墻之內高密度的樓盤開發,浐灞兩河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人居環境的改造帶來了全新體驗。
不過,沿河景觀帶一直是地產項目中的稀缺資源,自然成為眾多開發商必爭之地。經過多輪角逐,合能地產以4.5億元拿下浐灞總部經濟區核心地塊,與遠洋地產聯合打造楓丹江嶼項目。
遠洋地產是成都太古里的締造者,而合能地產的楓丹系也一直以高端著稱,二者聯手在浐灞打造的楓丹江嶼,緊鄰河岸,不遠處即是楊柳依依的堤岸,漫步便至綠波蕩漾的水邊。
“有水的地方有靈氣”,楓丹江嶼占據浐灞的絕佳位置,打造河居生活,為北方人帶來全新的生活方式。
▲ 圖片來源:浐灞生態區官微
再加之多條地鐵線加持,讓浐灞從西安的邊緣城區逐漸融入主城區,也讓人們能從“有水有風情”的南方氣象迅速切換到歷史底蘊濃厚的城墻之內。
起步是便捷的交通,落戶還得考慮教育資源。浐灞擁有近20所中小學,還有正在洽談中的國際名校,未來的人居環境值得期待。
楓丹江嶼在大融城3號門的項目展廳,就展示了這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
進入西安14載,合能地產四大產品系定位各異,其中楓丹系目標高端群體,以品質著稱,楓丹江嶼的低密度小高層以及洋房,也將為浐灞的人居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無論是生態環境、產業格局,還是交通條件、教育資源,浐灞的發展速度和產業規模,在過去幾年里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未來,如楓丹江嶼這樣的項目也將成就一個宜居宜業的浐灞。
15年時間,浐灞的生態環境、產業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現代、時尚、國際化”新浐灞逐漸立體起來。
這些年,浐灞的環境在變,產業在變,人居環境也在變,不變的是浐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不變的是“生態立區”的信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