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4 17:31:42
以配送時效為核心,以服務消費升級訴求、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為重點的下沉市場效率戰,似乎一觸即發。
每經記者 陳克遠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克遠 攝
京東超市又有了新目標:“三年實現消費品成交額累計超8000億元。”9月3日,2019京東超市戰略升級發布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消費品事業部總裁馮軼如是宣布。
而在2017年,京東超市的成交額才剛剛突破1000億元;2018年2月,馮軼給京東超市定下的三年目標還是5000億元。
業績目標上調背后,是京東正在發起的一場下沉市場的效率之戰。作為進一步拓展市場的重要舉措,京東超市3日正式對外推出的“物競天擇”項目,堪稱殺手锏。
據悉,該項目向品牌零售商提供線上線下聯動的“最后一公里30分鐘消費”解決方案,并且,區別于京東原有的自營物流網絡。就京東的自營物流網絡而言,通過大倉配送,越深入下沉市場配送成本會越高,而“物競天擇”項目通過采取去中心化的配送網絡,將能夠降低成本并提高服務效率。也正因此,“物競天擇”項目前期試水是在一二線城市,但未來的目標重點還是在下沉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盒馬mini第三家店在上海浦江城市生活廣場開業。據悉,這是盒馬mini首次把門店開到市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更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這是盒馬走向下沉市場的重要一步。
對于阿里、京東而言,其在最新一季財報中均表示,來自下沉市場的用戶已成為平臺用戶中的重要組成。在此背景下,以配送時效為核心,以服務消費升級訴求、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為重點的下沉市場效率戰似乎也一觸即發。
在不斷翻長的成交額目標背后,是京東超市對供應鏈效率追求的不斷提升。
此前,京東超市通過京東到家為零售商提供“最后一公里”1小時達配送服務,但如今,卻要把配送時間縮短到30分鐘。
據京東超市方面介紹,通過“物競天擇”項目,消費者在京東超市選擇商品時,系統通過智能算法在多種履約方式中,可選擇出社會成本最優的渠道方案,從而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與平臺履約效率。從目前實踐效果來看,用戶最快30分鐘就會收到商品。
“新的模式下,京東的訂單會以信息流的方式傳遞到離消費者最近的網點,由網點鋪貨,最后一公里進行配送。”京東零售集團消費品事業部全渠道合作部總經理李昌明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
李昌明進一步表示,這也區別于京東原有的自營物流網絡。就京東的自營物流網絡而言,通過大倉配送,越深入下沉市場配送成本會越高,而“物競天擇”項目通過采取去中心化的配送網絡,將能夠降低成本并提高服務效率。而區別于以往的到家配送模式,“物競天擇”項目的優勢還可以讓品牌商更深入地參與到線下網點與消費者的互動中。
對此,已經與京東超市展開合作的蒙牛集團電子商務業務部總經理唐睿已有所感觸。
唐睿告訴記者,對于蒙牛乳制品等重貨產品,傳統平臺配送模式下,從工廠生產出來一直到C端消費者手上,還要經過蒙牛中轉倉、京東倉、配送站,無論是運輸鏈路還是耗時都比較長。而考慮到蒙牛的線下滲透率和經銷商體系已經非常成熟,通過加入“物競天擇”項目,消費者在平臺上下的訂單,便可以直接由蒙牛成熟的經銷商庫房發貨。
“這樣就可以極大地提高供應鏈效率,而通過我們粗略計算,初期執行后快遞費用能節約15%左右,對消費者的體驗也是一個提升。”唐睿說。
據了解,京東超市推出的“物競天擇”項目今年4月立項,目前已接入沃爾瑪、永輝、屈臣氏等超過300家零售商,還與可口可樂、農夫山泉、雀巢、蒙牛等品牌商家達成合作。而未來京東超市通過“物競天擇”項目服務消費者的網點將包括如京東便利店、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京東之家等京東既有線下資源,以及品牌商自營門店、代售點、經銷商網絡等。
就目前京東超市“物競天擇”項目的開展情況而言,前期試水是在一二線城市,但未來的目標重點還是在下沉市場。
李昌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我們是先從高線城市切入,然后向低線城市拓展。對于下沉市場來說,通過去中心化的物流配送網絡,不僅可以提升當地配送的時效性,還可以給下沉市場帶來更多的優質好貨。”
根據尼爾森發布的《2019零售市場趨勢解讀》報告,中國快消品線上線下全渠道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8%,其中線上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25%,線下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2.6%,體現了快消品線上市場的增速迅猛。
報告還指出,下線市場的市場規模和發展潛力巨大。其中,三四線以下城市人口規模高達9.53億,遠超一二線城市4.27億的人口規模,但網購普及率、移動端普及率較一二線城市仍有差距。同時下沉用戶網購熱情越來越高,四線城市消費金額支出高達21%以上,線上消費能力也在提升。
尼爾森中國副總裁洪鍇表示,“消費者對于健康的需求,對于享受生活的要求,不管是在一二線城市,還是到了三四線,所有的消費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看中了下沉市場的消費升級訴求,就在8月30日,京東物流對外宣布,正式發起“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提速計劃,該計劃重點針對低線城市城區、縣城以及周邊鄉鎮,預計將在2020年實現。
而不只是京東,阿里同樣也在緊鑼密鼓地布局。在零售終端方面,日前,盒馬mini第三家店在上海浦江城市生活廣場開業。從定位來看,盒馬mini主要面向于郊區和城鎮,甚至是縣市。侯毅更是直言,此次盒馬mini首次把門店開到市郊是盒馬走向下沉市場的重要一步。
而在物流網絡布局上,從去年開始,阿里旗下的生鮮新零售業態淘鮮達加速對區域商超數字化改造,繼北京、上海、杭州、蘇州等一二線城市之后,越來越多三至五線城市也有了超市到家“1小時生活圈”。
如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3C電子及消費品零售事業群總裁閆小兵在此次2019京東超市戰略升級發布會上所說,“雖然零售行業變革常在、創新常在,但是零售業的本質一直都是成本、效率和體驗。”
而當下沉市場的消費能力越發彰顯,消費者對配送時效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場圍繞下沉市場的物流效率戰似乎已近在眼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