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9-08-22 12:58:17
公安部22日召開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偽造、買賣居民身份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工作情況。
偽造、買賣居民身份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影響了社會管理秩序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為盜竊、詐騙、非法經營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成為滋生犯罪的“溫床”,給社會治安帶來極大隱患。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李京生表示,公安機關在“中國警方在線”微博專門區域設立了“舉報信箱”,歡迎廣大網民、群眾積極舉報偽造、買賣、冒用居民身份證案件線索,公安機關將逐一核查,及時反饋。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介紹,買賣身份證違法犯罪本來屬于傳統違法犯罪,但是近年來此類犯罪越來越多地轉移到互聯網上。違法犯罪分子利用互聯網發布買賣身份證信息,利用網絡即時通訊工具聯絡,利用網絡支付工具付款,利用快遞物流發貨,已經發展成為非接觸性的違法犯罪鏈條。違法犯罪人員反偵察意識強,活動范圍、影響范圍更加廣泛,而且部分身份證賣向境外詐騙團伙。
據通報,2018年以來,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整治偽造、買賣居民身份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機關共破獲偽造、買賣居民身份證案件3.2萬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萬余人,搗毀制販假證窩點1900余處,繳獲一大批偽造居民身份證,發現清理網上涉居民身份證違法信息4460余條。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一是要進一步增強安全意識,妥善保管自己的居民身份證,防止丟失被盜;二是居民身份證一旦丟失,建議盡快就近到公安派出所或者戶證辦證大廳辦理掛失;三是可以到公安機關換領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四是公民個人不出租、不出借、不轉讓居民身份證,不使用偽造的居民身份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