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06 11:23:18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星
8月6日,國新辦就吉林省“貫徹新發展理念,走出振興發展新路”舉行發布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談及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數字經濟浪潮下的吉林產業發展時,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自豪地說起了高鐵發展。
巴音朝魯表示,高鐵是吉林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也是吉林一張亮麗的名片。從北京到上海的“復興號”就是吉林長客生產的。
巴音朝魯透露,現在時速400公里的客車設計方案已經通過國家評審,這就是將要投放的北京到張家口奧運智能高鐵,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首次采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智能行車、智能服務、智能運維,都令人刮目相看,年底前即可具備批量生產能力。
“在奧運高鐵中,設計了記者席,大家可以乘坐奔馳的高速列車隨時發布信息,環境也設計得非常優美,有咖啡吧,大家累了可以在那里喝一杯咖啡。我感到非常自豪,這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品牌。”巴音朝魯說。
值得注意的是,巴音朝魯還表示,正在研發新一代地鐵。
“你們都坐過地鐵,但看到我們將要投放的新一代地鐵,大家都會眼前一亮的。”巴音朝魯指出,首先材料是全新的,用碳纖維,采用了國際最高自動化等級的無人運行系統,包括自檢、出車、發車、行駛、停靠、折返、回庫、洗車和休眠,都是自動完成的。還采用了觸屏車窗技術,車窗就是一個顯示器,可以無線觸控、收看電視、發送圖文信息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