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發布 2019-07-19 19:14:06
今日,上交所就科創板開市初期交易制度的答記者問。
問一:和主板相比,科創板交易機制有哪些變化,投資者需要特別注意哪些風險?
答:上交所在借鑒境外成熟市場經驗基礎上,相比主板交易機制,在科創板引入一系列創新交易機制安排,其中需要投資者重點關注以下4方面的變化。
一是放開/放寬漲跌幅限制。與主板不同,科創板股票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后每日漲跌幅由主板的10%放寬至20%。放寬漲跌幅限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市場充分博弈,盡快形成均衡價格,提高定價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股上市初期,股票日內波動可能會較主板顯著加大,建議個人投資者審慎參與,切忌盲目跟風。
二是引入價格申報范圍限制。科創板此次引入的“價格申報范圍限制”,即在連續競價階段,限價申報的買入申報價格不得高于買入基準價格的102%;賣出申報價格不得低于賣出基準價格的98%。比如,某只股票當前最優買入申報價格為10元,則賣出申報價格不得低于9.8元;或者當前最優賣出申報價格為10元,則買入申報價格不得高于10.2元。需要注意的是,因價格變動較快以及行情延遲等原因,部分投資者填報的訂單價格可能會因超出上述價格申報范圍而出現廢單。對于希望盡快成交的投資者,建議使用本方最優或者對手方最優市價訂單。
三是優化盤中臨時停牌機制。結合科創板企業特點,上交所對A股已有的臨時停牌機制進行了兩方面的優化,一是放寬臨時停牌的觸發閾值,從10%和20%分別提高至30%和60%,以避免上市首日頻繁觸發停牌;二是將兩次停牌的持續時間均縮短至10分鐘。需要注意的是,在盤中臨時停牌期間,投資者可以繼續申報或撤單,但是不會實時揭示行情。停牌結束后,交易所會對現有訂單集中撮合。
四是市價訂單設置了保護限價。投資者下市價訂單時必須同步輸入保護限價,否則該筆訂單無效。對市價訂單設置限價保護主要出于以下兩點考慮:一是在市場流動性差的情況下,可以防范因市價訂單帶來的價格大幅波動,也為投資者控制下單成本提供了保護工具;二是有助于券商在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情形下,對市價訂單作資金前端控制。
此外,科創板還引入了盤后固定價格交易,新增了兩類市價訂單類型,優化了融券機制,提高了最小報單數量。
問二:投資者投資科創板上市公司需要特別關注哪些風險?
答:科創企業往往具有業績不確定性大、估值難度高等特點,因此,在新股上市初期其二級市場價格波動往往較大。從境外市場來看,新股上市初期也存在較大波動。2019年上半年,納斯達克新股上市前20日,日漲幅最大達到316.5%,日跌幅最大為52.0%。香港主板新股上市前20日,日漲幅最大為218.6%,日跌幅最大48.0%。從個股情況來看,比如去年9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蔚來汽車,發行價為6.26美元,前三個交易日一度上漲至13.80美元,漲幅達120.44%,其后開始大跌并在10個交易日內跌破發行價。又比如今年5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瑞幸咖啡,在經歷了首日52%的暴漲后一路下跌并在第五個交易日跌破發行價。
科創企業因其科技含量、企業發展模式都與傳統企業有所不同,因而投資者在對科創企業進行投資價值判斷的時候也應脫離此前單一的“唯市盈率論”,根據企業的不同模式尋找到最適合的價值判斷指標,進行多維度審視,做多角度驗證,理性投資、進階投資。同時,我們也呼吁市場機構,摒棄割韭菜的交易方式。基于企業基本面進行判斷,理性投資,科學決策。進一步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共同愛護科創板,落實國家戰略、維護改革成果。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