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15 14:47:24
一封中海基金原基金經理江小震發給中海基金前同事們的信,牽出一段保本基金出現虧損的悲傷往事
每經記者 山丘(化名) 每經編輯 葉峰
近日,有媒體曝出一封中海基金原基金經理江小震發給中海基金前同事們的信,在信中向中海基金總經理楊皓鵬提出了十大疑問。
記者隨后從接近中海基金的相關人士那里了解,這封信應該是在6月14日下午發送的,
而在信中所提及的事情,其背后主要與一段保本基金出現虧損的悲傷往事有關。
一封信,十大疑問
具體先從這封信的內容來了解一下,江小震表示,寫這封信的原因是因為與現任總經理楊皓鵬之間未竟的一點“小事”,在信中,他還說道,本來已于2019年年初表示會在2019年5月底提出辭職申請并且當時楊皓鵬已經表示了同意的情況下,2019年4月初,楊皓鵬事先完全沒有征求其本人的意見,提前免去了他僅存的三只基金的基金經理一職。
在他看來,楊皓鵬利用職權,對其施加種種壓力,此次發這封信特向楊皓鵬提出十個疑問,具體內容如下:
“雙惠問題”引關注
有接近中海基金的相關人士表示,這場鬧劇主要還得從“雙惠問題”說起,而“雙惠問題”在這封信中也多次被提及。
這里面說到的“雙惠”,據記者了解,指的是中海惠利和中海惠祥,中海惠利分級債券成立于2013年11月21日,成立時的規模約為23億元,到了2016年3季度末,該基金資產凈值達到約81億元;中海惠祥分級債券則是成立于2014年8月29日,成立時的規模約為11億元;到了2016年3季度末,該基金資產凈值規模也達到約100億元。
江小震分別從2014年08月29日起開始管理中海惠祥分級債券,直至2019年04月23日離任;從2016年04月16日起開始管理中海惠利分級債券,直至2019年04月23日離任。
不巧的是從2016年四季度開始,債市迎來調整,據天天基金網數據,中海惠利分級債券在2016年4季度的業績回報為-3.46%,中海惠祥分級債券的業績回報為-2.59%。到了2017年,中海惠祥分級債券在1季度的業績回報為-9.42%,而中海惠利分級債券在2季度的業績回報為-4.95%。
據中海基金相關人士透露,因兩只基金都是保本基金,凈值的大幅下跌給中海基金帶來重大損失,隨后中海基金也對保本基金損失事件進行調查和問責。
而在此封信中,比如第7條,江小震對于“雙惠問題”的解釋是:“16年和17年,公司管理的債券基金也都出現了虧損,為什么唯獨這兩只基金會對公司造成如此大的傷害,難道不是因為設計成劣后保本的原因嗎?基金經理只能在投資方面進行努力運作,但是碰到那種行情、規模還那么大,再加上產品設計缺陷與監管禁止申購,就是神也回天乏術,不要說一個小小的我了。”
也就是說,江小震認為是產品設計的原因疊加行情不佳才使得基金虧損,但據中海基金相關人士表示,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為了博收益,買了一些信用評級比較低的債券。
4億元的虧損
隨著風險的爆發,保本基金未能實現保本,投資者也開始不斷贖回,中海惠利分級債券在2017年6月底的資產凈值規模已經縮減到了約18億元,中海惠祥分級債券的資產凈值規模也在2017年6月底縮減到了約27億元。
在此次風波中,據接近中海基金的相關人士透露,這2只基金大致虧損了4個億,最終這個窟窿由中海基金自己填補了,原中海基金總經理和督察長也都先后離任,現任總經理楊皓鵬在2017年8月22日接手,主要就是處理相關風險事件。
而對于原基金經理江小震,中海基金相關人士指出,在對客戶按約進行兌付,以及向監管部門通報并獲得認可以后,才提出讓江小震離職的事情,而江小震也表示同意。
不過江小震在這封信的開頭表示,其已經于2019年年初表示會在2019年5月底提出辭職申請并且當時楊皓鵬已經表示了同意,但2019年4月初,提前免去其僅存的三只基金的基金經理。
但記者從基金公告中也發現,中海惠祥分級債券等幾只基金發布基金經理變更是在4月23日,并非4月初,而且離任之后的安排是轉任投資經理,對此,上述中海基金相關人士則表示,實際上是從4月份開始走流程,真正離職是在5月份。
當然,從這封信中,還涉及到中海基金的方方面面,但總的來看,這封信所引起的風波,主要緣起保本基金出現虧損之后,基金經理與基金公司之間的矛盾不斷激發,可以說這兩只保本基金引發的震動,時至今日依然余震不停。
針對江小震的公開信,中海基金今日發表聲明,稱“注意到有關個人在微信朋友圈等網絡社交媒體上傳播針對公司的不實言論,其行為已涉嫌對公司名譽權的侵犯。為此,公司提醒廣大投資者、媒體和網友充分尊重事實與法律,未經核實,不要輕信抑或發布、傳播不實消息與言論。公司將保留使用法律手段追究不實言論發布者和傳播者法律責任的權利,以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感謝廣大投資者、媒體和網友一直以來對于公司的關注與支持。 ”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