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23 00:13:20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深交所官網信息顯示,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于 5 月 22 日向獐子島(002069,SZ)下發了問詢函。其中,深交所連發10問,要求獐子島予以解釋。其中,對于在公司業績沒有恢復到相應水平的情況下管理層終止自愿降薪議案的情況,深交所十分關注,要求公司解釋原因及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況。
▲獐子島近年主要財務數據(單位:億元)楊靖 制圖
去年收入真實性受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深交所關注的10個問題主要集中在獐子島的經營和財務方面。
深交所指出,2018年度,獐子島實現營業收入27.98億元,同比下降12.72%;實現凈利潤3210.92萬元,而2017年虧損7.23億元。2019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5.59億元、-4314.14萬元。
獐子島2018年凈利潤同比增幅較大,而2019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大幅下降。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說明,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和合理性,并自查2018年度收入真實性,是否存在提前確認收入和跨期轉結成本的情況。
獐子島去年得以扭虧為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補助。去年,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達3043.82萬元,同比增長319.13%,占公司凈利潤的94.80%。在深交所看來,獐子島業績有對政府補助存在重大依賴的情況。
截至2018年末,獐子島前五名應收賬款客戶匯總金額為2.04億元,占公司應收賬款總額的比例達52.41%。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詳細說明前五名應收賬款客戶的具體名稱、應收賬款金額、對應計提壞賬準備,以及期后回款情況,并說明前五名應收賬款客戶方與公司是否存在關聯關系。
此外,獐子島的償債能力也被關注了。截至2018年末,獐子島短期借款余額達15.2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余額為10.50億元,貨幣資金余額為3.82億元。鑒于上述情況,深交所要求公司分析自身的償債能力,并說明應對償債風險的措施。
管理層終止自愿降薪承諾
除公司本身經營情況外,獐子島管理層終止自愿降薪的做法也引來深交所的疑慮。
據獐子島2018年年報,公司于4月26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總裁辦公會成員實行市場化薪酬的議案》。根據該議案,獐子島終止2014年薪酬方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薪酬激勵方案。
2014年10月末,獐子島爆發了“扇貝游走了”的“獐子島事件”。當時,獐子島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獲期的蝦夷扇貝絕收。受此影響,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業績將“大變臉”,由預報盈利變為虧損約8億元,全年業績預計大幅虧損。
雖然事件結論為:不認定投苗存貨造假、大股東占用資金等被外界質疑的問題,但獐子島當年業績巨虧的情況無法改變。
彼時,獐子島管理層表示自愿承擔部分災害損失,與公司共渡難關。其中,公司總裁辦公會全體12名成員自愿降薪:吳厚剛自2014年12月起月薪降為1元;孫穎士、梁峻、尤君、何春雷、曹秉才、鄒建、孫福君、戰偉、勾榮、張戡自2014年起年度薪酬降低50%;馮玉明自2014年起年度薪酬降低26%。上述降薪方案直至公司凈利潤恢復至受災前五年(2009~2013年)的平均水平(即不低于2.66億元)為止。
近幾年,獐子島的盈利水平波動極大。2015~2018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43億元、7959.34萬元、-7.23億元和3210.92萬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虧損4314.14萬元。在經營業績仍較為低迷的背景下,管理層卻不愿意遵守之前的自愿降薪承諾了。
獐子島在2018年年報中稱,面對內外部諸多不確定因素,公司需要通過建立更加科學的薪酬績效體系,更加市場化的人才管理機制來穩定公司的各項業務,激發和提升公司在人、財、物等方面的潛力和效能,化解公司面臨的各項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5月22日下午曾多次撥打獐子島證券部電話,但電話無人接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