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08 10:52:51
成都市成華區駟馬橋片區以駟馬橋創智商務匯項目為整體開發片區,以駟馬橋等人文生態資源為本底,依托公交道路及周邊土地資源,全新布局產業業態,打造便捷化、親水性、活力型商旅聚集區,塑造“暢通、安居、產業、宜人”的新城北。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城市空間布局,產業布局亦需要基于此進行重構,以推動產業差異化布局和集群發展,形成人、城、產共興的城市形態。
作為成都主城區之一,脫胎于老工業區的成華區堅持以打造大開大合、疏密有致、特色彰顯的城市形態為目標,樹牢片區開發觀,差異化塑造功能中心空間形態,高質量建設“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范區。
目光移至成華區駟馬橋片區,按照“北改”規劃,在相應區域內,將不再設商品批發市場,全新布局商貿服務、休閑娛樂等高端服務業,整個片區將提檔升級。
如何按照片區開發的理念繪制藍圖?據成都市成華區建設路金融商務總部發展區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駟馬橋片區以駟馬橋創智商務匯項目為整體開發片區,以駟馬橋等人文生態資源為本底,依托公交道路及周邊土地資源,全新布局產業業態,打造便捷化、親水性、活力型商旅聚集區,塑造“暢通、安居、產業、宜人”的新城北。
駟馬橋片區規劃示意圖 圖片來源:成華區供圖
駟馬橋之前由于交通不暢和受專業批發市場影響,其“臟亂差”影響成都的城市形象。“北改”將使其面貌煥然一新,區域價值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按照“北改”規劃,該片區業態調整成為駟馬橋創智商務匯項目最大變化,批發市場退出,棚戶區改造等重大舊改項目推進,全新布局商貿服務、休閑娛樂等高端服務業。
“駟馬橋片區不再設商品市場,是成都市實施中心城區商品批發市場外遷政策的必然結果。”成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騰出來的用地50%以上將用于發展現代服務業。
作為成都北改工程核心區之一,按照成華區規劃,以駟馬橋創智商務匯為該片區整體開發項目,其中包括基礎設施、公建配套、重大產業化項目、重大舊改項目和土地上市等細分項目,以推動駟馬橋片區配套設施升級,提高生產生活的通達性和便捷度。
目前,駟馬橋片區內“四縱四橫”道路骨架基本形成,隨著教育資源、交通體系的建設,城市功能配套初現雛形。據介紹,位于該片區內的3個重大土地預計2019年將陸續上市。
隨著駟馬橋創智商務匯項目的推進,以永立星城都項目、郎詩上林華府項目、俊屹中心(512商業廣場項目)、合能·鉑悅府為代表的4個重大產業化項目相繼落地并有序推進建設。
以永立·星城都項目為例,占地面積約158畝,總建筑面積約70萬平方米,項目分A、B、C、D四個地塊,擬打造以低密住宅、星級酒店、甲級寫字樓、主題商業街為主的城市綜合體。
“工業時期的成華屬于典型的‘產-城-人’發展模式。而在新發展理念下,通過超前配套吸引人才,人才服務企業,企業創造繁榮,成華區現在有機會率先實現‘人-城-產’發展邏輯。”此前,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所長王波對成華區如是評價。
作為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范區的重要區域,成華區以駟馬橋創智商務匯為該片區整體開發項目,打造特色多元、休閑開放、文化景觀于一體的片區級商務娛樂休閑中心,重點發展商務辦公、休閑娛樂等高端產業,配套發展商貿、酒店、餐飲、高端居住等產業。
目前,該片區規劃建設商業娛樂街區、商務休閑區、社區商業帶和鄰里服務帶,集聚精品商業街、特色餐飲、文化娛樂、商務辦公、酒店會展等特色,為周邊區域提供多元化服務。此外,依托大型城市綜合體底商和街頭綠地,形成完善的配套和多元化的空間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區內還保留了鐵路軌道、紅磚廠房等具有老工業時期的景觀,通過精心設計串聯,打造具有特色的社區開放文化空間、文化記憶景觀小品,既保留了城市記憶,又為市民提供文化活動場所。
駟馬橋片區規劃示意圖 圖片來源:成華區供圖
文/蘇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