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9-05-06 08:40:01
在國際市場上,商品指數基金的調倉,常常被當作大宗商品投資的一項重要參考。這類投資基金起源于美國,近年來在國內也逐漸興起。
在國際市場上,商品指數基金的調倉,常常被當作大宗商品投資的一項重要參考。這類投資基金起源于美國,近年來在國內也逐漸興起。
據了解,在國內商品交易所市場,商品指數基金逐漸成為產品研發的新趨勢。2015年下半年以來,已經有數十只商品指數基金募集申請報證監會批準,所涉及標的既有單一品種也有多品種,投資范圍覆蓋農產品、有色金屬、貴金屬、黑色系等板塊。不少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及基金公司積極推進該項業務并積極參與其中。僅大商所就已經自主研發并發布了37只商品期貨指數,在此基礎上,不斷推動各類機構合作,開發了17只基于大商所商品指數的產品。
這類商品基金或將為國內投資者判斷相關商品及周期股、資源股走勢帶來重要的參考意義。
眾所周知,與大宗商品相關投資基金主要有三種:對沖基金、商品投資顧問(CTA)以及商品指數基金。與前兩者的主動管理形式不同,商品指數基金所采取的策略一般為被動型,主要跟蹤CRB等全球大宗商品指數進行投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指數基金在期貨市場建立的頭寸均為多頭頭寸,基金管理者只通過增加或減少相應品種倉位來進行具體操作,從而實現對整體倉位的調整。
與其他兩類商品基金不同,商品指數基金中多持有的頭寸多數是長期持倉,多以季度或年度為單位。因此,投資人士常常稱這部分資金為“冷錢”,相較之下,CTA及部分短期策略的對沖基金被稱為“熱錢”。一般情況下,只要新的資金不斷買入,商品指數基金就會繼續操作,而當這類基金反向平倉的時候,則可能出現這樣的信號:投資者不再看好某一類資產繼續持有的價值。
在國際市場,包括共同基金、退休基金以及保險基金等傳統金融市場基金對這類基金均有參與。一些大類資產如能源化工、農產品、金屬等商品合約常常受到這些機構的青睞。有研究數據指出,目前全球商品指數基金規模在2500億美元之上。
如此龐大的市場,一旦出現大的調整動作,將對商品價格走勢帶來影響。據分析,首先,一些權重調整較多的持倉可能會直接影響相關商品價格波動。其次,商品換月過程中的開平倉也會對價格即價差帶來影響。
在國際市場,各商品在指數基金中的權重一般每年至少需要做一次變更。尤其是1月份,基金調倉動作集中,由此,全球商品價格也常常在這個月度出現較劇烈的震蕩。尤其是黃金、原油、銅等龍頭商品基金持倉變化對價格波動影響尤為明顯。因此,就有部分“識趣”的投資者在這期間采取相對保守的投資策略,以規避商品指數基金調倉帶來的價格波動風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