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0 16:52:46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星
4月10日,由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發布式暨養老保險降費形勢研討會召開,人社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局巡視員張浩出席論壇并針對精算報告發表觀點。
張浩介紹,精算報告中有三個問題,讓自己感觸很深。從全國來看,結余資金是逐步增多的,但是各省份發展不平衡,有的省份主要是靠中央和地方財政支付,這次降費以后,對各省份養老保險工作壓力還是非常大的,原來有結余的省份壓縮了結余資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組成當中,投資收入占比很少,財政補貼份額逐步增大;過去五年來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發展緩慢。
當前,我國養老問題面臨著嚴峻的形勢,2018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有2.49億人,比重達到17.9%。65歲以上有1.67億人。當前人口結構對第一支柱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產生很大沖擊。第一支柱面臨交費減少,支出增加局面。
為此,張浩稱,完善養老保險制度需要進一步加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2018年底全國已經有17個省市委托全國社?;鹄硎聲顿Y運營8580億元。養老基金投資有助于應對老齡化風險,增加制度彈性,可以為制度提供降費空間?;攫B老保險改革以及投資運營制度對降費起到很大促進作用。未來將進一步推動重點省份盡快啟動委托投資。不僅僅加快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結余資金投資,還要推進城鄉居民養老基金投資。
同時,張浩介紹,要加大力度推進第二支柱補充養老發展。補充養老是養老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和提高退休人員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自開始委托投資運營以來,發展近10余年,企業年金制度發展還是比較緩慢。2018年全國參加職工人數僅有2388萬人,年末企業年金基金累計結存14770億元。未來隨著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制度啟動,應該進一步加大第二支柱的推動和扶持力度,并進一步完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養老保險事業健康發展。
此外,張浩指出,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動第三支柱發展,就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目前基本養老保險已經開始降低費率,養老保險制度以基本養老保險為主向多支付并重和綜合發展轉變。建立國家稅收政策支持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可以減輕第一支柱壓力,也可以彌補第二支柱不足,可以滿足人民群眾對退休生活的多樣化需求。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