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7 14:07:14
3月12日,新三板公司賽特斯發布公告稱,公司不再尋求以“三+H(即新三板+H)”股的方式上市,而是轉戰科創板。
每經記者 查道坤 每經實習編輯 梁梟
位于南京市玄武區的賽特斯公司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查道坤 攝
科創板是現今資本市場最火熱的話題之一,越來越多的公司也開始尋求在科創板上市。
3月12日,新三板公司賽特斯(832800,OC)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相關事宜的議案》。公司將于3月27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該項議案。
與其他公司不同,賽特斯還同時審議通過《關于公司終止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議案》。這也是自去年“三+H”政策推出以來,首例新三板公司確定取消H股發行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賽特斯上市之路頗為曲折。公司先是準備在創業板上市,但是因為政策變化原因,未能如愿。隨后,其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然而,公司并不滿足,又開始尋求沖擊A股,而在“三+H”政策推出之后,則立即準備在H股發行上市。而還未開始有實質性進展之前,賽特斯又計劃終止H股上市計劃,尋求登陸科創板。
公開資料顯示,賽特斯成立于2013年,并于2015年7月份在新三板掛牌,是新三板創新層成員。賽特斯的主營業務是為電信運營商、廣電系統、政府機構、企業及家庭個人用戶提供覆蓋云、網、端的信息通信整體解決方案。此外,賽特斯介紹稱,公司擁有“柔性網絡”品牌的全系列產品,在業界率先提出“軟件定義通信”概念,并通過軟件定義通信網絡操作系統、軟件定義數據中心、邊緣計算、軟件定義通信固定網元及移動網元等產品形成完整的、先進的軟件定義通信能力平臺,將其廣泛應用于5G網絡、物聯網、智慧城市和工業互聯網等整體解決方案中。
之所以尋求在科創板上市,賽特斯表示,是為了貫徹落實公司發展戰略,擴大營銷能力,完善經營機制,拓展融資渠道,優化資本結構。
與其他想要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不同,賽特斯還同時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終止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議案》。自去年“三+H”政策推出以來,這是首例新三板公司確定取消H股發行。
細數賽特斯上市之路,2010年1月,賽特斯與深創投,江蘇高達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簽訂《增資擴股補充協議》,該協議除了約定賽特斯的業績外,還要求賽特斯在增資完成后36個月內完成上市合格申報,否則投資者有權退出,并要求贖回相應的股權。
隨后,在2013年3月29日,江蘇證監局公告顯示,賽特斯開始接受平安證券的上市輔導,開啟上市進程。根據當時賽特斯的公轉書顯示,公司擬在創業板IPO上市,但隨后由于國內IPO政策變化,就暫停了上市計劃。
2015年7月,賽特斯順利在新三板掛牌。但是,公司并不滿足于停留在新三板,2017年又開始沖擊A股。2017年8月30日,賽特斯公告,已向江蘇證監局報送了上市輔導備案材料,開始接受中信證券的上市輔導,輔導期自2017年8月開始。
不過,在去年4月,“三+H”政策落地,賽特斯又開始籌備H股發行工作。2018年8月1日,賽特斯發布公告稱,將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2018年9月26日,賽特斯向證監會報送了境外首發上市的申請文件,并于2018年10月29日收到證監會出具的申請受理單,2018年10月30日收到香港聯交所的受理通知。
不過,在香港聯交所的上市進程,在今年3月份出現轉折。3月12日,賽特斯發布公告稱,決定提請董事批準及確認公司注銷非香港公司的注冊,且決定自2019年3月25日起,不再在香港設立營業地點,這也意味著賽特斯終止在H股上市。
這時,賽特斯已決定轉向科創板。
3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位于南京市玄武區玄武大道的賽特斯公司,公司位于江蘇軟件園內的18棟樓,在圍繞公司轉了一圈之后記者發現,公司所在樓層均有工作人員在工作。
隨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明身份,想要對公司進行采訪,但是公司以領導不再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要求。
賽特斯公司辦公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查道坤 攝
經歷了曲折的上市之路后,賽特斯開始轉戰科創板,而公司背后的股東可謂是相當吸引眼球。根據賽特斯2018年三季報,公司實際控制人是逯利軍,第一大股東是徐州華美琦悅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7.51%。
賽特斯的第二大股東是南京美寧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比例是7.07%,;南京高科新創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高科新創)以6.49%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三大股東。此外,在賽特斯的前十大股東中還有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高達梧桐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常州武進紅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常州紅土創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天津安興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高科新創是上市公司南京高科(600064,SH)的全資子公司。南京高科控股子公司南京高科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也持有賽特斯2.16%的股份,為第十大股東。
同時,賽特斯的前十大股東中還出現了中信證券(600030,SH)的身影,中信證券以3.20%的持股比例位居公司第五大股東。
此外,萬和電氣(002543,SZ)3月15日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經咨詢其參股的前海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前海母基金)獲悉,前海母基金持有賽特斯的股權為1.90%。
對此,華泰證券分析師吳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賽特斯的盈利情況是具備在A股上市的可能,并且是高技術企業,沖擊上市的可能性會非常大,所以自然就會吸引了比較知名的股東入股。”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賽特斯的總市值為45億元。公司發布的2018年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0億元,同比增長7.67%,扣非后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1億元,同比增長16.20%。
從整體業績情況來看,賽特斯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長迅速。具體來看,2016年實現營收5.07億元,同比增長78.36%,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20億元,同比增長21.06%;2017年實現營收6.41億元,同比增長26.46%,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48億元,同比增長23.25%。2018年中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3.43億元,同比增長41.87%,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6455.42萬元,同比增長40.70%。
雖然業績穩步增長,但是賽特斯毛利率整體卻呈下滑趨勢。
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賽特斯的毛利率分別為89.41%、60.03%、64.23%%、58.23%。
對于2016年毛利率猛降的原因,賽特斯解釋稱是由于云服務產品毛利率相對較低和CEA業務毛利減少。
對此,吳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毛利率的逐年下降,未來會對公司的業績帶來影響,這是公司沖擊科創板上市的風險之一。同時,我看了一下賽特斯的客戶,公司的客戶集中度比較高,這也同樣是公司一個重要的風險點。”
此外,擬上科創板的企業的研發實力也頗受外界關注。根據財報顯示,賽特斯2016年研發投入金額為8420.59萬元,占營收比例為16.62%;2017年研發支出金額為1.06億元,占營收比例為16.54%。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