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1 22:25:43
首創置業離千億有多遠?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李昕
3月11日,首創置業股票開盤即跌13.83%,最低谷跌至16.14%。這是市場對首創置業3月8日晚間公布的2018年度業績并未達到預期的回應。
根據公告,首創置業2018年實行營業利潤人民幣31.6億元,較2017年下降6.75億元,降幅約18%;營業收入人民幣232.57億元,同比增長約9%。
全年簽約銷售額人民幣706.4億元,同比增長26.5%,但僅完成銷售目標的94%,并沒有完成全年800億元的目標,甚至連750億元的最低銷售目標也未達成。
首創置業的業務重點在三大城市圈,其中北京地區貢獻了大部分銷量。年報顯示,北京地區銷售增長顯著,實現簽約額人民幣392.4億元,同比增長73.7%,占比達55.5%。
但是除了北京之外,其他四個核心城市銷售表現并不理想,天津銷售跌破百億元,成都銷售同比下降47%;上海銷售業績至今僅69億元,而重慶還未達到30億元。
非核心城市增長也有明顯放緩。2017年,首創置業超額完成年度去化目標,實現簽約人民幣57.0億元,同比增長135.1%。但2018年該數據僅為67.3億元,同比增長僅為18.2%,并且從年報來看,并沒有向非核心城市傾斜的跡象,能夠持續增長尚存疑。
2018年4月29日,首創置業對外公布新一任董事會成員,李松平為公司董事長,鐘北辰接任總裁職務。今年的業績是新管理層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2017年報中,首創置業首次提出了“堅持沖規??熘苻D”,2018年報中,“快周轉”一次出現了7次,為此提出了“369”標準,即3個月取得方案批復,6個月取得施工許可證,9個月取得預售證,足見該公司對營業額的渴望。
2018年上半年,首創置業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60.7億元,同比增長47.2%,該公司下半年可售貨值828億,全年去化率只要達到53%便可完成任務,遠低于2017年已達到的65%的去化率水平。
管理層表示,業績不及預期,主要是由于上半年房地產市場較為火熱,下半年有下降,而公司是重倉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因而對銷售影響較大。
根據媒體報道,首創置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2018年公司業務布局偏重于一線城市及熱點二線城市,受政策調控及項目預售證審批放緩的影響較大,項目推盤速度及銷售進度均受到影響,因而簽約未達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項目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首創置業一直用的表述是“核心城市及澳洲”,足見重視程度。但今年的年報顯示,首創置業2018在悉尼及布里斯班簽約銷售額約40.18億元,比2017年的72.27億元下降約44%。
2018年,首創置業在悉尼投資四個項目,總建筑面積達到3.9萬平方米,而2017年該數字為20萬平方米。
2017年,時任首創置業總經理(香港總部)及投資者關系總監馮瑜堅說:“進入澳大利亞是一個長遠的戰略,我們也希望能在那里深耕細作,到2018年或者2019年,在澳大利亞的簽約銷售額應該占到集團10%~15%。”
該目標明顯未能達到。
首創置業曾高調喊出:2019年突破千億元、2020年達到1400億元,回到行業前30強!
鐘北辰也曾公開表示:“現在國土局大廳熙熙攘攘,盡管政策繽紛出臺,但每一個房源打開客戶還是踴躍購買,所以說市場還是存在的,這個不算艱難。”
但是現實的銷量令該公司在今年年報中表示,2019要“確保全年實現800億元以上簽約目標”。
公告顯示,2019年前兩月首創置業累計實現簽約91億元,同比增長54%。
在今天(3月11日)舉行的業績會中,首創置業表示:“對于2019年達標很有信心,前兩個月就接近100億元,可以看出來逐漸市場投資回到熱情,銷售規模也能達到這樣的標準。”
然而今年首創置業是否會“重倉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進而再次不及預期,還未可知。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