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4 01:04:09
1月23日晚間,新華社消息,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
每經編輯|杜宇
1月23日晚間,新華社消息,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
科創板、注冊制真的要來了!
會議指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要增強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著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要穩步試點注冊制,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
會議還指出科創板的戰略地位,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強調了科技創新、核心技術。注冊制是穩步的,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制度是全新的,發行上市以信披為中心。這為科創板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具體內容最終還要關注公布的方案內容。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科創板在該會議上率先審議通過的,這表示科創板的決策層次之高、優先級別之高,在資本市場甚至金融領域可能都史無前例。不同于創業板、新三板等的程序,預計科創板的進程會大幅提速,科創板總體方案、實施意見可能近期即將公布,落地實施指日可待。同時,總體方案獲批表明科創板頂層設計基本成型,科創板的定位、原則、路徑、步驟等關鍵問題基本確定,預計科創板在2019年上半年即可初步成形,2020年階段性成熟成果可期。
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時推出科創板意義重大,科創板旨在補齊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短板,是資本市場的增量改革,將在盈利狀況、股權結構等方面做出更為妥善的差異化安排,增強對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和適應性。
一位華東大型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師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上述對于科創板表態基本符合預期,具體要看落地情況。
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這表明科創板的決策層次之高、優先級別之高,在資本甚至金融領域可能都史無前例。
據其預測,不同于創業板、新三板等的程序,預計科創板的進程會大幅提速,科創板總體方案、實施意見可能近期即可公布。
同時,付立春表示,“總體方案獲批表明科創板頂層設計基本成型,科創板的定位、原則、路徑、步驟等關鍵問題基本確定,預計科創板在2019年上半年即可初步成形。”
據廣證恒生策略分析師趙巧敏預計,科創板制度設計將圍繞市場化與穩定性兩大核心。“我們預計在企業準入門檻、發行定價、二級市場交易以及定增、增減持制度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五類行業會更受青睞: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軟件、物聯網等;
二是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主要包括船舶、高端軌道交通、海洋工程、高端數控機床,機器人及新材料;
三是新能源及節能環保,主要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先進節能環保;
四是生物醫藥,主要包括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
五是技術服務領域,主要為半導體集成電路、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和生物醫藥提供技術服務的企業。
國金證券策略團隊表示,關于科創板的定位與交易制度設計上,市場至少已對四點看法達成基本共識:
1,重要的場內市場,是增量改革,而非對存量;
2,注冊制并非不進行審核,注冊制審核的核心是信息披露;
3,科創板會實施嚴格的退市制度;
4,為“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服務。預計“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偏“硬科技”為主。
細節一:是否接受紅籌架構和VIE架構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曾從接近監管層人士處了解到,科創板的紅籌架構和VIE架構彼時都還在討論過程中,當時看是可行的。
中信證券策略研究團隊認為,紅籌和VIE架構在互聯網初創企業中較為普遍,預計征求意見稿不會鎖死其上市的可能性,但很難作為首批登陸科創板試點。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團隊預計,具有一定規模的創新企業,若已構建VIE架構或海外上市,將以CDR形式在科創板上市;如果符合直接發行股票的企業,可以選擇在科創板直接上市。上交所科創板依據上市企業的來源可以分為“CDR層”和“股票層”兩層。
此前市場還曾傳言科創板暫不接受紅籌及VIE架構。長城國瑞證券認為,紅籌架構和VIE架構,重要特征是運營主體在境內,而上市主體在境外,在境外交易所上市,它們的出現都有其歷史原因及歷史局限。如果科創板暫不接受紅籌架構,也不接受VIE架構,應該是宏觀政策的歷史環境與當年相比已發生變化。另外,在具體執行層面:1、上市主體的不同,使得即使存在VIE架構,其中的股東也無法實現上市公司層面退出的計劃。存在的意義不大。2、上市地的法律要求不同,造成上市地的監管部門(除證券監管部門外,還包括外資監管部門)對于規避監管行為的容忍度不同。
細節二:如何估值定價
在某大型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看來,科創板在發行定價方面取消市盈率固定倍數限制勢在必行,在開放的定價機制中,最大的難點和挑戰在于需要保障科技創新企業合理估值的基礎上,避免將發行價格定得過高而偏離價值投資的范疇。當定價過低時,IPO之前被推高的市場估值難以兌現;當定價過高時,會造成二級市場大量的泡沫,不利于金融市場的穩定。
也有機構建議放開發行價格,但為引導更合理的定價,建議借鑒國外成熟經驗,引入“綠鞋機制”或建立主承銷商配售制度,在新股定價上達到雙向博弈的作用。
細節三:交易制度設計
交易制度層面,有機構表示,科創板在二級市場交易環節規則方面,應當與成熟市場接軌,實行T+0、無漲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以保持二級市場相對的活力與效率,這是吸引潛力科創企業和成熟資金進入科創板融資、投資的保障。
不過,中信建投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預計,科創板在交易層面或與上交所現有制度相近,仍執行T+1和漲跌幅限制,但是杠桿交易是允許的,同時增持和減持的信息披露會非常嚴格。對于未盈利的上市企業,可能會設置盈利后才能減持的相關條件。
細節四:是否接受同股不同權
華東某中型券商投行人士劉力(化名)此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首先,從其他市場看,已有類似經驗,目前港交所已通過修改上市規則接受同股不同權創新公司上市;其次,目前符合國家戰略支持的很多創新類公司普遍存在AB股結構(包括不少已經海外上市的公司),如不做出調整,將直接影響該類企業在A股上市。
券商人士分析指出,同股不同權設計使得公司在保持團隊控制力的條件下,盡可能的吸收社會資本,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但同時也涉及到投資者保護等法律問題。
細節五:上市標準
不少機構認為,在上市對象方面,應突出科技創新特色,是科學技術的創新,而不僅僅是商業模式的創新,發行對象不應僅關注凈利潤指標,而應該多維度去判斷,包括收入、現金流、研發投入、技術發展前景等。企業未來前景很好,但可能短期收益很難體現,科創板需要為這類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中信建投表示,科創板面向尚未進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長潛力,且滿足有關規范性及科技型、創新型特征的中小企業。由于高新技術企業在進入成熟期前普遍難以滿足盈利要求,因此我們預計科創板上市門檻仍以市值為核心,對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等財務指標設置一定的配套要求。
中金表示,科創板時間表及市場規模預估:
1)近期或出臺科創板規則征求意見稿;
2)2019年上半年之前或迎來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
3)初步預期2019全年的科創板上市企業或在150家左右,粗略預估募資規模500-1000億元;
4)未來科創板有望吸引體量更大的海外中概股或獨角獸企業上市。
對資本市場的可能影響:結合以上分析,中金認為科創板對資本市場的短中期影響至少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對A股市場有一定資金面壓力但影響相對有限;
2)更多優質成長性企業將在科創板上市,帶動主題預期提升的同時對現有公司也有一定的資金分流影響;
3)市場化發行預期下,通過網下或戰略投資者形式參與需要注重基本面投資而非簡單的“打新”操作;
4)創投類企業和券商將受益于科創板的事件驅動效應,或有階段性表現。
國金證券策略團隊建議,重視科創板主題投資機會。設立科創板,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將穩步試點注冊制。科創板建設的穩步推進,將提振兩條投資主線的配置偏好:科創板實施注冊制,且交易制度上創新,“龍頭券商”將受益;為創投基金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退出通道,利好“創投”類企業等。
中信證券認為,科創板對資本市場的短中期影響至少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對A股市場有一定資金面壓力,但影響相對有限;
2,更多優質成長性企業將在科創板上市,帶動主題預期提升的同時對現有公司也有一定的資金分流影響;
3,市場化發行預期下,通過網下或戰略投資者形式參與需要注重基本面投資而非簡單的“打新”操作;
4,創投類企業和券商將受益于科創板的事件驅動效應,或有階段性表現。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網、中國基金報、券商中國、新華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