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9 20:41:12
共享辦公在城市更新中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在拿下北京金融街核心地段整棟2萬平方米的寫字樓時,還沒有人能評判這個關于共享辦公的城市更新實驗項目成敗,哪怕其操盤方是老牌地產央企中海。
“你們覺得共享辦公在城市更新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中海商業OFFICEZIP全國招運總監李雪瑞曾在一場媒體會中向記者們拋出了這個問題。
“企業經營規模的伸縮、企業成本的考慮、企業經營發展的平臺是企業非常關注的問題。不管是寫字樓租賃也好,購買也好,對企業經營來說,會占據很大的現金流。聯合辦公的出現只不過給企業提供了更加靈活的資產配置方式。”李雪瑞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共享辦公是城市創新升級的動力引擎,很多人說一個城市共享辦公的分布密集度就是這個城市的創新力指數。”
中海、保利、中糧、華潤、遠洋,在日前一場關于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的年會上,這些央企無一例外地談起了城市更新。
“這可能側面印證了一個問題,當這個市場上這些企業都開始談論創新的時候,是不是就反映出了現在的市場競爭是有多么的激烈。”遠洋集團寫字樓事業部周雪峰如是調侃。
城市更新的本質是城市功能轉換帶來的城市生態重構。在中糧置地廣場副總經理馬佳音看來,存量房時代,想在這個領域中依然立于不敗之地,真正能夠重構辦公生態的不二法則就是新辦公重度運營理念。“傳統辦公或者寫字樓行業更多地可能比較注重前端租賃,房子租出去了,可能我們就不是那么關心后面的運營了。但事實上可以借鑒另外兩個同樣在地產板塊中非常重運營的業態,即購物中心和酒店,進行有社交化、場景化和智能化的打造。”
一棟大樓,當它的硬件配置,層高、空調、電梯都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市場租金承受不了的成本之時,就不可能再繼續去做硬件的提升了,那么是不是它們的內容也會有更新?周雪峰表示,辦公一直做的是B2B,做的是企業對企業的關系。但發展到今天,除了B2B,我們還要做B2C,要去關注企業內人的最終需求。“我們談的共享共贏其實是我們和樓內的企業和人的關系,最終還是要關注人。”
“未來的商辦地產行業將發生三個轉變:一是開發模式由重資產到輕資產的轉變,二是空間模式由任務驅動向科技產品的轉變,三是運營模式由簡單的收租金到金融化改變。”全聯房地產商會寫字樓分會秘書長劉凱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