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30 15:08:37
雖然有著國資背書,但京能置業業績連年下滑。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陳夢妤
11月28日晚間,京能置業董事長李育海辭職,同時辭職的還有董事韓雪松、袁海臻,監事及監事會主席方秀君。這距李育海履職還不到10個月。
根據半年報,在李育海擔任董事長期間,京能置業實現營業收入4.35億元,同比增長142.5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17日,李育海當選為京能置業董事長。但僅僅10個月,李育海便向董事會提出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戰略委員會委員及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理由是“工作安排原因”。一同提出辭職的還有董事韓雪松、袁海臻,監事及監事會主席方秀君,理由也同樣是“工作安排原因”。
當記者就辭職事件聯系京能置業時,得到的回復是:“領導不在,如果有必要我們會聯系您。”
至此,該公司的非獨立董事僅剩下一位田野,而韓雪松、袁海臻的任期本來應該同李育海一樣到2021年。
京能置業發軔于貴州,2008年5月由“天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京能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京能集團旗下房地產開發公司。該公司曾手握北京二環優質資源,打造了京能四合上院,但如今連年業績下降。
雖然有著國資背書,但京能置業業績連年下滑。
2011年,京能置業的營業額達到近年巔峰,為18億元,此后便開始連年下滑。到了2017年,營業額只剩下7.4億元。2011年~2017年,京能置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從2億元下降到了0.46億元,同比降幅達77%。
京能置業在新開工項目上已鮮有拓展。記者留意到,京能四合上院2010年就已處于開發狀態,其中的2、3號樓為京能置業帶來了7.7億元預售賬款,2013年基本建設完成。但在2018年的中期報告中,京能置業依舊表示“報告期內房地產項目主要包括北京的京能四合上院”。另外,銀川的京能天下川項目也從2009年便開始開發,但2018年依舊是主要項目。
近年來,京能集團幾乎沒有新增土地,直到2017年11月,京能置業通過阿里司法拍賣平臺競得北京市密云區一宗地,土地款總價約16億元,面積2.7萬平方米。
而就在11月6日,京能置業將持有的北京世貿天階項目31%股權以3.64億元轉讓給了世貿天階投資集團。
12月14日,京能置業將進行董事補選,現任京能置業黨委書記周建裕、黨委副書記王懷龍,以及北京礦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韓宇峰被提名為董事候選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