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25 14:26:13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共享單車企業享騎出行的“誠信金”退還出現了問題,部分用戶在其APP申請退還299元“誠信金”,一個多月都無法到賬。11月23日傍晚,記者前往享騎出行上海總部了解情況時發現,享騎出行要求用戶必須持本人身份證親自到上海總部才能當場退還押金,否則只能登記后等待。
每經記者 徐杰 每經實習記者 黃鑫磊 每經編輯 徐斐 王嘉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共享單車的生意不好做了,很多平臺出現了押金難退的問題。為了避免用戶大規模退押金從而帶來資金問題,各家公司想出了“奇葩”辦法。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就發現,上海的一家共享電動車平臺就規定,要想退押金,用戶必須本人持身份證到上海總部現場退款。有用戶表示,從外地過來的話,來回車費都不夠。
相比ofo,摩拜,哈羅等共享出行企業,上海享騎電動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享騎出行”)并不出名。這家成立于2015年的公司除了在上海,還在成都、南京、武漢、無錫、北京等城市設立了14家子公司,投放了不少電動車。
但近日,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了解到,享騎出行的“誠信金”退還出現了問題,部分用戶在其APP申請退還299元“誠信金”,一個多月都無法到賬。
11月23日傍晚,記者前往享騎出行上海總部了解情況時發現,享騎出行要求用戶必須持本人身份證親自到上海總部才能當場退還押金,否則只能登記后等待。
“為什么不給我朋友退?他在外地怎么過來!”11月23日,在享騎出行位于上海市閔行區七莘路麗嬰房大廈14樓的辦公地,一位年輕男子拿著手上的身份證復印件向享騎出行的工作人員憤怒地提問。
“我有說不退嗎?你先登記下來!”一位工作人員如是回應,并要求該男子先登記。
記者在現場看到,相似情形已在享騎出行上海總部的前臺窗口上演了好幾次,無一不是退款問題。由于必須由本人持身份證親自到上海總部才能當場退還“誠信金”,不少拿了朋友、家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或其他證明材料的用戶都被享騎出行工作人員拒絕現場退款。
11月23日傍晚,前來退款的用戶圍在享騎出行上海總部14樓前臺(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攝)
一位在現場的用戶告訴記者,她家住在附近又帶了身份證,通過現場申請已經成功拿到了退款,而且只花了4分鐘。記者了解到,能夠在現場直接拿到退款的用戶,在享騎出行工作人員操作后半小時內,退款一般就能到賬。
可是,對于本人不能到現場的用戶來說,這無疑是條“卡脖子”的規定。在享騎出行APP的使用說明中,明確寫了“用戶可以隨時申請退還299元的誠信金”,到賬時間為“7-15個工作日”,但不少在現場的用戶向記者反映,他們申請退款時間已經超過1個月,不得已才來現場退款。
對不在上海的用戶來說,這樣的退還成本未免有些高。“因為我朋友在外地,又不能請假,所以拜托我來幫她辦理退款,但他們告訴我無法辦理。”一名為幫助朋友退款而特地跑一趟的用戶抱怨道。
此外,不同賬戶在退款時間上也存在差異。“這一趟白來了。”一位即將離開的女士對記者表示她并沒獲得退款,因為她是微信用戶,工作人員解釋稱她的微信退款接口存在問題,享騎出行退款后其微信賬戶無法接收。
11月23日傍晚,享騎出行上海總部2樓疑似在裝修(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攝)
享騎出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不存在誠信金不退的情況,且公司現金流沒有問題。除此之外,該負責人拒絕透露任何事項。
在榮耀手機應用市場的APP評論下,用戶對享騎出行的綜合評分只有1.1星(最高5星),評論中不乏“押金不退”、“客服沒回應”等字眼。而在某“聚投訴”網站上,針對享騎出行的投訴共有387起,但解決率只有28.42%。
“有一次,我開錯了一輛電動車,雖然立刻關上,但手機上一直顯示沒有關閉,被扣了8元;還有一次,我關鎖后10分鐘還在扣錢。”一位女士告訴記者,享騎出行亂扣費的問題一直存在,且客服電話很少能打通,也從未解決這一問題。
記者向現場用戶求證,也有部分用戶表示曾經遇到過電動車關鎖后仍然扣費的問題。
2018年上半年,享騎出行曾深受用戶青睞。一位用說,他從今年初開始使用享騎出行的電動車,一直用到6月份。“當時我公司門口和家門口都有停車位,所以我一直用它上下班。”該用戶表示,2018年上半年,他所在生活工作區域的停車管制較為松弛,且電動車停車點較多,使用頻次很高。
“但6月份以后,我家那邊交通管制越來越嚴格,停車點取消了很多。再后來,車越來越少,想用時都是無電狀態。所以到了國慶節前后,我就申請了退款,但一直沒有到賬。”該用戶補充道。
近日,有ofo小黃車用戶在微博爆料稱,其APP押金退款界面變成了“PPmoney邀你免押騎行”等字樣,同時給用戶兩個選擇,一是“免押騎行”,二是“放棄免押騎行”。
而選擇前者,則“即認可并同意將ofo 99元押金成功升級變為PPmoney的100元特定資產”,并默認該特定資產出借PPmoney新手福利項目,鎖定期為30天,鎖定期滿后用戶方可申請退出。
記者通過平臺查詢發現,PPmoney是一家主營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網貸平臺。但在11月23日晚間,ofo和PPmoney發布聯合聲明稱,不存在“ofo部分押金用戶轉成P2P類投資”的說法。但由于被質疑ofo以用戶數據換取不兌付押金,PPmoney隨后宣布下線與ofo的合作。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趙占領律師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根據《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共享單車企業必須設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的專用賬戶。但既然難以退還,或表明相關資金被占用。
記者了解到,本次出現問題的享騎出行是提供電動車服務的企業,并不在《意見》所規定自行車的范圍內,監管處于空白階段。此外,必須本人持身份證到上海總部才能現場退款的規定過于“奇葩”,有用戶表示,從外地過來的話來回車費都不夠。
對此,趙占領表示,共享電動車的問題比共享單車的問題還要突出。首先,電動車企業宣稱建立的專用賬戶,缺乏第三方的監管,資金是否被挪用,無法得到保證。其次,電動車的載重量和車速等有國家標準,不合標準的企業將面臨監管風險。再者,車速明顯高于自行車的電動車出現交通事故的幾率更高,存在安全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