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4 14:22:29
“2018深圳國際創客周LINFINITY華強北SEG UP物聯星球峰會”在深圳華強北步行街開幕。現場,普通市民可以與智能科技“零距離”接觸。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實習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葉峰
10月12日,“2018深圳國際創客周LINFINITY華強北SEG UP物聯星球峰會”在深圳華強北步行街開幕。現場超過300款智能家居、機器人、無人機、體感游戲、VR游戲等消費級智能科技產品參展,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圍觀。
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過去的30多年,長不足千米、方圓不足1.5平方公里的華強北,借勢改革開放的東風,成為中國電子行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中國電子第一街”美名遠揚。
如今,隨著3條地鐵線、4個站點的開通,華強北形象升級,成為步行街。但不少人發現,這些年華強北的人流量有減少的勢頭,似乎不如往日盛景。
如何維持“王者”身份,考驗著華強北人的智慧。
從震撼的機器人項目表演到滿滿科技感的智能滑板;從琳瑯滿目的黑科技展示到各種智慧碰撞的圓桌論壇;從各種消費級智能產品的跳蚤市場到最酷炫的VR體驗……
福田區賽格廣場上的“2018深圳國際創客周LINFINITY華強北SEG UP物聯星球峰會”現場,普通市民與智能科技“零距離”接觸。
走過熱鬧的場外,記者走訪了華強北多個電子市場,不難發現,場內的人流量并不大,而此前一些銷售電子產品的臨街店鋪有的改成了水果店,有的改成賣無人機和平衡車,有的則改成了小吃店。
巔峰時期,華強北1平方米的柜臺可以賣到30萬,一張商鋪申請登記表可賣到5萬。如今,記者再度走訪發現,空柜臺輕易可見,當年“一鋪難求”的盛況不再有。
四年的改造將華強北主干道變成商業步行街,從深南大道入口到紅荔路出口,930米長的華強北,從此結束人車混流歷史。
形象變了,定位也在變。“雙創”成為華強北華麗轉身之后的發展關鍵詞。
2017年6月,深圳福田區憑借著華強北智能硬件創新、眾創空間發展及科技金融優勢,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二批雙創示范基地。就在當年,福田區委區政府便制定了《華強北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著力將華強北打造成為全球智能硬件研發設計中心,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大街。
記者在華強北走訪發現,如今華強北國際創客中心、賽格創客中心都已開幕,巨頭們對創客群體的重視也是顯而易見。一方面華強北為創客提供了沃土,另一方面創客也為華強北提供了“再出發”的契機。
當華強北“雙創”遇見物聯網,能否迸發火花?記者注意到,此次峰會開幕現場,還吸引近百位政府代表、物聯網業內人士,被業內視作深圳物聯網產業鏈最完整的一次聚會。
“這次能合作舉辦此次活動,也能深切的感受到中國對于高新前沿科技的認可與重視。”新加坡企業、峰會冠名方LINFINITY的CEO Anndy Lian如是評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