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3 15:00:02
10月12日晚間,天域生態公告稱,其與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就武漢東西湖天域田園綜合體有機生態養生農谷項目簽署了相關投資建設合同協議,項目總投資預計為35億元。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0月12日晚間,天域生態(603717,SH)公告稱,其與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就武漢東西湖天域田園綜合體有機生態養生農谷項目(以下簡稱有機生態養生農谷項目)簽署了相關投資建設合同協議,項目總投資預計為35億元,但該協議目前僅是框架約定,諸多細節仍待最終敲定。
天域生態在2017年確定了戰略轉型升級方向,此次投資項目便是其轉型發展的再次落子。但是,在轉型道路上,嚴重依賴市政工程項目的天域生態,面臨的資產流動性困境仍未有改善,資金承壓明顯。
天域生態表示,此次有機生態養生農谷項目是公司園區發展戰略的延伸和落地,是對公司現階段戰略轉型升級的踐行。
天域生態在2017年年報中提出戰略轉型目標,即在原有的園林生態工程施工業務和景觀規劃設計業務外,積極拓展生態環境、農林產業、文化旅游、金融投資、園區發展等業務板塊,實施“生態+”戰略。
在此之前,天域生態在上海市金山區啟動了一個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在貴州省遵義市簽署了一個方竹產業、文旅項目合作協議。
公告顯示,此次擬投資的有機生態養生農谷項目建設包括農業、文旅、田園康養社區和智慧園區四大板塊,天域生態主要提供項目規劃設計、投資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產業招商引資和資源整合等服務。
按照規劃,有機生態養生農谷項目的總建設周期為5年,分三期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估算約35億元人民幣,占天域生態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總資產的123.50%。
“田園綜合體”在中央2017年一號文件中才首次被正式提出,目前仍處在探索發展階段,對于相關項目的未來預期效益,今日(10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致電天域生態董秘辦,但電話未獲接聽。
事實上,近年來A股上市園林類公司均在積極謀劃戰略轉型,但各家企業轉型方向不一。
而對于長期依賴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的天域生態,在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道路上仍面臨不少困難。
早在上市前的2016年,市政工程業務收入就占據天域生態整體營收的82.01%,目前,天域生態以市政工程項目為主的業務模式仍未改變。
而這帶來了天域生態資產流動性較弱的困境。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天域生態的應收賬款和存貨分別高達5.77億元和12.58億元,分別占公司資產總額的20.35%和44.41%。
為籌措資金,除向銀行借款以外,天域生態不僅在今年8月向控股股東申請了5億元額度信用借款,還將總共2.1億元閑置募集資金暫時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天域生態在今年9月21日歸還的暫時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1億元閑置募集資金,在4天后的9月25日便再次被循環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公告顯示,此次有機生態養生農谷項目的建設將探索產業基金、EPC、PPP等模式,天域生態將通過自有/自籌資金投資或與其他方合作等方式投資建設本項目,公司最終投資所占比例存在不確定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