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1 21:04:21
8月20日,在中國郵政與中國鐵塔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中國郵政董事長劉愛力表示,郵政EMS將在明年引入戰略投資者,啟動IPO,確保三年之內成功上市。專家認為,如今已經有了中國聯通等國企混改的經驗,中國郵政混改速度也會加快,EMS資產證券化的速度也會加快,所以很可能明年下半年郵政就會掛牌。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步靜
圖片來源:東方IC
幾經波折,“國家隊”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EMS”)終于再次啟動IPO。
據《證券日報》報道,8月20日,在中國郵政與中國鐵塔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中國郵政董事長劉愛力表示,郵政EMS將在明年引入戰略投資者,啟動IPO,確保三年之內成功上市。這是繼2013年主動退出IPO申請后,EMS再一次宣布沖擊IPO。
對于更多的上市細節,劉愛力并未透露。即便如此,這一消息依然引起業界關注。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作為國內頭部快遞企業中唯一一家還沒上市的巨頭,EMS的上市對物流行業在資本市場中的表現無疑是有利的,但同樣作為一家國企,企業制度上的不同也可能讓EMS的上市之路不如其它企業順利。
對此,貫鑠企業CEO、物流專家趙小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無論是國家對國企改革方面的助推,還是中國郵政內部混改的情況,都在加快EMS上市的腳步,三年時間相對比較保守,若不出意外,EMS上市很可能會在明年下半年完成。
事實上,早在2011年8月,EMS就向證監會提交了上市申請,2012年5月4日,EMS就曾IPO上會獲通過。但隨后因沒有按時提交自查報告而被中止審查。2013年7月,經過系列整改后的EMS重新通過發審會,但由于招股書審計和關聯交易隱患問題等,EMS又主動撤回IPO申報材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此前EMS退出上市申請的過往發現,EMS將此前撤回IPO申請的原因歸咎于“市場競爭”。而對于EMS反復強調的“市場競爭”因素,業內人士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蔓延整個快遞行業多年,并持續加劇的“價格戰”是促使EMS主動退出IPO最直接的導火索。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此前EMS退出IPO,與自身業績表現有著直接關系。
就在首次申請IPO時,EMS曾因盈利能力不足而受到質疑。前瞻產業研究院快遞產業研究分析師陳紹峰曾表示,中郵速遞毛利率大概為7%左右,凈利率不到5%,而一般物流企業的凈利率在10%左右,而速遞業務還要稍微高一些。
同時,公開數據顯示,1999年,EMS的市場份額曾高達90%以上,毫無異議成為行業領頭羊。彼時,民營企業才剛剛起步。2011年,EMS的市場份額已經下降至30%。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此前EMS市場化程度還不夠,并且市場份額、盈利能力等都未達到上市的條件。
那么,五年后,EMS再度啟動IPO之路,現在它準備好了嗎?
趙小敏認為,無論是宏觀層面國家對國企改革的支持上,還是從當下物流行業所處的市場環境看,都對EMS上市是有利的。
此外,趙小敏還重點指出了此前“換崗”這一因素對EMS上市的重要性。劉愛力上任中國郵政董事長最大的任務有兩個:一是完成中國郵政混改,二就是推動中國郵政上市。
“從過往劉愛力雷厲風行的風格來看,對中國郵政上市是有利的。”趙小敏說。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郵政7月19日宣布,劉愛力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職務。在此之前,劉愛力歷任中國鐵塔董事長、中國移動副總經歷、中國電信董事、總經理、總裁。
或許由于出身“國家隊”,一直以來EMS給人的印象是“貴”和“慢”。但近幾年,EMS似乎也有心改變公眾對自己的這一印象。
為此,EMS嘗試放下身段,屢次降價提速,參戰“雙11”,更加貼近市場。而在民營快遞企業紛紛涉足生鮮領域,發力智慧物流時,EMS也在進行應對。去年4月,EMS殺入生鮮冷鏈配送領域,發布生鮮產品寄遞行業解決方案,與多省聯動,實現生鮮冷鏈配送全國次日達。為了發力智慧物流,EMS與騰訊進行合作,推出刷臉取快遞、智能攬投等多項服務。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嘗試在爭取更多的市場同時,也推動著EMS上市的進程。對于EMS上市這一動作,業界認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作為“國家隊”的一員,市場最關注的是中國郵政將整體上市還是分拆EMS單獨上市。
對此,趙小敏表示,目前,中國郵政旗下中國郵儲銀行已經在港股上市,如果中國郵政整體上市,將會對集團旗下業務形成協同發展,發揮“產業+金融”的優勢。而中國郵政旗下本身已有殼資源湘郵科技,不排除會采取借殼的方式登陸資本市場。
去年“兩會”期間,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首次提出“BESTY”構想,計劃在2020年打造出若干家具備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的航母級企業。“BESTY”中,S代表順豐,T指中通、圓通和申通,Y指韻達,E指EMS,B指百世。
如今,快遞“BESTY”的框架的搭建已出雛形。趙小敏認為,如今已經有了中國聯通等國企混改的經驗,中國郵政混改速度也會加快,EMS資產證券化的速度也會加快,所以很可能明年下半年郵政就會掛牌。
當然,趙小敏同時也表示,上市不能作為衡量一個企業競爭力的唯一標準,即使是上市成功,提升服務與體驗依然是EMS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