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14 17:24:00
每經記者 舍瓦 每經編輯 劉琳
“搶人大戰”蔓延全國,西安火力生猛,出盡風頭。
質疑聲亦隨之而來,人口、人才固然是寶貴資源,但這些沖殺血拼的城市,能給新人們提供多大舞臺?即搶人之后的誠意,同樣值得關注。
所謂“誠意”,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城市搶人的動機固然復雜,但不可否認的重要一點,它為企業提供了更好的人力資源環境。
所以,這一輪人才引進,就分工而言,政府要加速提升民生公共服務,企業則應提高姿勢,搶抓機遇。
快速增加的市場主體自然渴望人才,能夠分流一部分,而對于西安數量龐大的國企而言,也不妨借機打破體制板結,加速血液循環。
在這方面,曲文投的做法可謂聰明。
粉巷君(ID:nbdfxcj)留意到,其日前拋出多個頗具“含金量”的崗位,面向全球公開招聘。此一舉,即有企業自身戰略的考慮,同時率先垂范,為西安逾百萬市場主體,尤其國有企事業單位,開了個好頭。
這一波操作值得肯定
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曲文投”),大家應該不陌生。
這家伴隨曲江新區成長起來的文化巨擘,連續6年蟬聯“全國文化企業30強”,西部地區獨此一家。曲江系的旅游、影視、會展、演藝、出版、文商、金融等產業板塊,包括上市平臺曲江文旅,基本陣列其麾下。
作為開發區投資平臺,不可否認,過去若干年里,它為西安市制作了不少城市名片。坊間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沒有曲江,西安會是什么樣子?”現在可以給出答案,很難成為“抖音之城”。
這也算是對它過往的一種側面褒獎。
但往前看,遠遠不夠。
西安當前大產業方向是“3+1”, 其中“1”即萬億級文化旅游大產業。
參照2017年,全市規上文化類企業總收入535.93億元,全市旅游總收入1633.30億元,距離萬億級目標,十分遙遠。
怎么辦?
政府搞城市營銷是一方面,更多還得靠龍頭企業去運作,帶動產業鏈整體發展。當然,沿襲過去的“姿勢”,顯然是不行的。
所以我們看到,西安去年以來,推進國企混改,劍指市場化,希冀在人才、資本、模式等方面,為國企注入更多新鮮血液。
這是一步大棋,混改之下的人才更新思路,粉巷君(ID:nbdfxcj)此前已有耳聞,曲文投此番“全民獵頭”活動,面向全球公開招聘,似乎印證了當時傳聞。
據媒體公開報道,曲文投本次招聘6個崗位,共計7名下屬公司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包括影視類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各1名,文化旅游類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各1名,金融、投資類公司總經理1名,副總經理2名(文末附招聘詳情,有興趣可以去挑戰)。
應該說,這招很聰明,招攬人才的同時,順便搞了一次大范圍的營銷宣傳。而且很重要的一點,作為行業巨擘,其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對西安參與的“搶人大戰”給予了積極正面的應援。
讓人才流動起來吧!
曲文投向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不知道會不會引起更大的漣漪?
眾所周知,西安擁有數量龐大的國有企事業單位,截止2017年,公有制經濟占比仍接近47%。
這些單位,掌握著百萬計的工作崗位。
但可能很多人都有切身感受,明明專業對口,想進進不去,而里面不乏一些人,在“鐵飯碗”的保障下,不思進取……僵化機制下,一個個生銹的螺絲釘組合起來,耽誤的是整臺機器的運轉。
當然,這只是一種現象。
還有一種現象,不論國企、民企乃至高校、科研院所,因為過去城市吸引力不足,人才環境薄弱,有時候想要的人才招不來——畢竟,特別優秀的人才,更愿意到北上廣深乃至海外打拼。
現在,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大量人口涌入,人才不斷引進,國企巨擘曲文投開了個好頭,西安的市場主體們,不妨適時調整用人規則,促進血液循環,向人才要效益。
說到這兒,有必要提一個概念——人才流動。
可能很多人的理解中,這是個壞事,其實不然。
在人才流動率較高的城市,員工通過多次跳槽,自身經驗、價值空間不斷提升,企業則通過一定頻率的人才更迭,不斷發現更好的人才,保持創新開拓的姿態與激情。
市場發達地區,甚至出現“反向獵頭”現象,即老板礙于情面不好辭退個別激情消退的老員工,干脆雇用獵頭公司將其挖走,再從別的地方挖新鮮血液進來。
這種合理的人才流動,對于提升企業、城市活力均有好處。
西安過去受限于客觀條件,如國有體制僵化及市場主體、人才資源不足,導致缺乏這種流動氛圍。
但現在情況已然開始轉變,市場主體快速攀升,政府在前線沖殺血拼招攬人才,后方企業,尤其那些體制僵化的國企們,是不是也該順應趨勢,解放思想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