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03 00:08:45
每經編輯 王曉波
8月2日晚間,美股開盤后,蘋果公司股價漲勢如虹,最高時觸及207.05美元,按照48.3億的總股本計算,其市值盤中已突破萬億美元大關。截至發稿時,股價報206.36美元,漲幅2.41%。
這是蘋果連續第二天沖擊萬億美元市值大關,在強勁財報的支撐下,蘋果股價昨日也突破200美元大關,根據CNBC的測算,本來蘋果股價只要漲到203.45美元,就可以實現萬億美元市值。不過,據蘋果公司在周三下午公布的最新流通股數(排除了近期回購的股數),蘋果股價需要漲到207.05美元,才能達到萬億美元市值。
而這層“窗戶紙”終于在今日被捅破。
據華爾街見聞,在CNBC和雅虎財經等主流美股數據庫中,截至美東時間周四(8月2日)上午10:24分,蘋果公司的市值都顯示超過了1萬億美元,可能與背后的核心數據庫對流通股數登記延遲有關。
(上圖來自財經媒體CNBC實時數據庫)
(上圖來自雅虎財經實時數據庫)
由于援引的核心實時數據庫系統不一樣,谷歌財經在同一時間段顯示的蘋果公司市值尚未到萬億美元關口,截至美東周四上午10點33分為9508億美元。
(上圖來自谷歌財經實時數據庫)
據華爾街見聞報道,萬億美元市值爭霸賽目前正在蘋果、亞馬遜甚至是微軟之間展開,都是清一色的美國科技巨頭。而目前全球也只有16個國家的GDP超過了1萬億美元,代表這些公司是名副其實的“富可敵國”。
目前排名第二位的是亞馬遜,市值接近8800億美元,與蘋果公司仍有一定差距。
2013年以來,蘋果一直在進行股票回購。蘋果公司表示,它們在第二季度回購了價值208億美元的股票,這使得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股票回購規模達到創紀錄的436億美元。
蘋果今年上半年的股票回購金額超過了標準普爾500指數中近四分之三公司的市值,包括福特汽車,達美航空和Twitter。
由于投資者擔心一些股價高漲的科技股估值可能過高,而蘋果的股票回購計劃將能夠給蘋果股價后續走勢提供堅實支撐。
蘋果公司在5月份表示,它將在股票回購預算中增加1000億美元。
蘋果公司表示,二季度還給股東支付了37億美元的分紅,使其2018年上半年的分紅總額達到69億美元。
而“股神”巴菲特或成最大贏家。據華爾街見聞報道,截至目前,伯克希爾是蘋果第二大股東,其持倉占公司總持倉的比例超過21%,也就是說,蘋果是伯克希爾第一大重倉股,比例幾乎是第二大重倉股富國銀行(12.7%)的兩倍。
根據FactSet數據,截至3月底,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公司持有2.396億股蘋果流通股。若持股數量不變,按照蘋果周三5.89%的收盤漲幅計算,巴菲特的持股市值一天之內就浮盈約27億美元。
2018年以來,截至本周三收盤,蘋果股價累漲19%,過去12個月累漲34%,今年以來的標普500大盤指數漲幅近5%。
圖片來源:攝圖網
此前,蘋果公司發布了季度財報,在具體數據方面,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盡管第三財季的營收增速往往會因為消費者等待新機型而有所放緩,但蘋果本財年第三財季業績為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好。
三季度蘋果營業收入533億美元,同比增長17%,市場預期524億美元,成為蘋果史上營收最高的第3財季;稀釋后每股收益(EPS)2.34美元,同比增長40%,市場預期2.18美元;凈利潤115.19億美元,同比增長32%。
iPhone產品銷售收入299.06億元,同比增長20.4%,較上個季度的14.4%大幅提高,iPhone X再次成為該季度的銷量冠軍;季度iPhone銷量4130萬部,比市場預期少30萬部,但iPhone的平均售價(ASP)為724美元,較市場預期的699美元高出25美元,是當季蘋果營業收入的一大增長動力。
而自從誕生之日起iPhone X就遭到了各方的質疑。此前一直有傳言稱,由于需求疲弱,蘋果打算在今年減少iPhone X產量。TomsGuide網站則認為,蘋果本次營收增長的動力之一來自于去年年底蘋果公司首度推出的售價為999美元的iPhone X,這一售價高于以往的iPhone價格。
iTunes、軟件及服務業務收入95.48億美元,同比增長31.4%,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速。該業務占營收比例進一步提高至17.9%,已經大幅超越iPhone以外的其他幾項業務收入,穩居蘋果收入來源的第二位。
而在蘋果的業績指引中,下財季營業收入預期區間的最低端也高于市場預期值。這意味著,蘋果不但會像往年一樣9月發布iPhone新品,還可能在今年三季度就開始出售至少部分新品。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華爾街見聞、證券時報網、每經App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